■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 媛 邓小山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勇担新使命。作为第一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松木经开区当前正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一跃成为衡阳市经济发展的璀璨新星。
循环经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我们将以创建‘五好’园区为目标,持续擦亮循环经济‘金字招牌’,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扎实推进‘三强一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和持久活力。”松木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罗仁元告诉记者,经过16年持续发展,松木经开区不仅形成了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园区与周边地区间的四重循环经济模式,还构建了盐卤及精细化工、硫化工、资源综合利用等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建滔实业系松木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链龙头企业,不仅通过建滔电子信息产业园系列项目的先后落子,实现了企业内部循环,还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带动了建衡实业、盛亚化工、鸿志化工等链上企业集聚化发展。同时,秉持松木经开区“化工为新材料服务,新材料为新能源服务,新能源为装备制造服务,装备制造带动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发展”的理念,还可以将产品卖给瑞达电源、志远新材料、仁发科技用于生产新能源、新材料产品,进一步促进产业之间的循环。
目前,在确保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建滔实业正奋力抢抓“金九银十”施工黄金期,全速推进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据了解,该项目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支持项目。项目总投资8.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两台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一台60MW级背压机组。项目建成后,两台锅炉一开一备,可为松木经开区各用汽企业提供充足、稳定、优质的热源,并取代园区内绝大部分分散小型燃煤锅炉,配合园区统一规划和建设,进行集中供热供汽,具有很好的环保效益。
同为松木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重要节点,恒光化工因其产品品类众多,一直享有“硫酸超市”的美称——按照浓度划分,有30%硫酸、50%硫酸、70%硫酸、98%硫酸、105%发烟硫酸;按照纯度划分,有普通硫酸和试剂级硫酸;未来,还会上马液体三氧化硫和115%发烟硫酸。
据悉,恒光化工现有硫酸生产线、焦亚硫酸钠生产线、氨基磺酸生产线、硫酸镁生产线等4条生产线,正在筹建年产5000吨2-乙基蒽醌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硫酸生产的发烟硫酸用于生产氨基磺酸、氨基磺酸副产的硫酸用于生产硫酸镁、2-乙基蒽醌项目则需要用到105%发烟硫酸,企业的内部循环将日臻完善,陆续上马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擦亮“招牌”和叫响“品牌”。
盐卤化工产业集群越做越强
9月2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公布湖南省产业集群及培育对象(第一批)名单,衡阳盐卤化工产业集群获评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对象。
衡阳盐卤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岩盐资源储量达140亿吨,芒硝可利用资源储量达4.4亿吨,是长江以南最大的岩盐、芒硝资源基地。据统计,该产业集群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企业3家11种产品,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发明专利总量达230个,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28项,拥有省级技术创新载体12个,培育了一批科技创新突出、绿色发展持续的集群龙头企业。同时,通过抢占行业制高点、延伸补强产业链、加快构建特色产业圈,带动了产业链上一大批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
作为全国铝铁盐行业龙头企业、衡阳市化工协会会长单位,建衡实业在第42届中国无机酸碱盐学术年会暨2022科技创新与前沿应用技术青年学者论坛上所获颇丰——由其自主设计完成的“聚氯化铝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及工业化”项目荣获中国无机化工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一等奖、“氨基磺酸副产废酸资源化利用新技术”项目荣获中国无机化工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前者主要通过酸化反应实现渣浆脱稳除胶,使渣浆易于过滤,回收渣中的氧化铝生产聚氯化铝,同时在压滤机中将渣中氯离子洗至0.06%以下,使渣应用于水泥的生产;后者主要利用氨基磺酸副产废酸与铝矾土反应,联产硫酸铝和铵明矾,达到废酸资源化综合利用,同时降低硫酸铝和铵明矾生产成本。“今后,公司将始终坚持‘科技、绿色、节能、创新’的发展理念,把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作为永远追求,不断进取、持续创新,努力实现‘全球优质水处理剂服务商’的企业愿景。”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千亿级盐卤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中心,成为全国最大的盐卤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市盐卤化工产业链“链办”副主任、松木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黄含茂表示,将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业链扎实发展,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自主创新模式”两种模式,做强“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板块,全力打造国内盐卤化工新材料技术领先的先进集群制造基地。
“碳达峰碳中和” 风口越抓越稳
日前,松木经开区与永清环保签订《碳达峰和多能互补一体化示范园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投资30亿元,打造我国首个碳达峰和多能互补一体化示范园区,在储能、多能互补、光储充一体化、双碳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一企一策减污降碳服务、碳资产开发和管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基金投建、低碳科创园投资建设项目以及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国家提出的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瑞达电源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道,以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将成为实现碳减排的主力。
这意味着,储能电源市场或将迎来上万亿的风口!该负责人透露,瑞达集团正在加快新型储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计划5年内投资200亿元,全力打造“双碳”战略下OPzV固态铅碳电池头部企业,力争10年内把衡阳瑞达打造成千亿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千亿储能电站集成基地的世界级“双千亿安全新型储能之都”。“瑞达集团在衡大力发展综合化学储能系统,将助力湖南在新能源产业板块攻城掠地,实现能源绿色转型发展。”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在松木经开区主要建设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先后布局了新能源电动车LED车灯、后视镜、传动轴等零部件项目。自2020年5月量产以来,该产业园订单总量不断增加,产品类型不断丰富,现有覆盖50多种车型19类产品。待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带动汽车零部件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提升衡阳装备制造水平。
“我们在建厂发展的过程中,像劳动用工、电力增容以及天然气设施增容等困难问题都得到了政府的有效解决,感恩感谢!”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衡阳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交通运输便利、工业基础发达、区域优势明显。“我们将坚定信心、紧抓机遇,努力把‘衡阳制造’推向湖南和全国市场。”
相关链接:
松木经开区
大事记
2006年4月,设立湖南衡阳松木工业园;
2009年11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南衡阳松木工业园被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2013年1月,湖南衡阳松木工业园正式更名为湖南衡阳松木经济开发区;
2016年6月,衡阳港松木港区正式运行;
2016年11月,衡大高速松木互通正式通车;
2018年6月,松木经开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正式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终期验收;
2020年11月,衡阳市盐卤化工产业链以松木经开区为承载主体;
2022年9月,衡阳盐卤化工产业集群获评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