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李孟翔
2024年全市两会时,市政协给了我们委员一份闪光的精神大餐——《诗意的乡愁》。精美的封面、金黄的装帧、精彩的插图,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读罢感觉亲亲乡情扑面而来,浓浓思念奔涌而来。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痛。人们向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向往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韵味,向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农耕娱乐和生活方式。然而,社会的转型,城镇化的发展,农耕文明构架下原有的文化都在迅速瓦解、涣散,甚至泯灭、消失。这种转变除了环境,还有农村与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僵化,也是衰落。
市政协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同编撰的《诗意的乡愁》对我市的古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作了很好的归纳和记载,既是一种文化的弘扬,也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尽管岁月的磨砺、风霜的侵袭使她们斑驳陆离,但她们依然默默地伫立在那里,成为我们远方的守望和心灵的家园。
倾听历史回响,遗存悠悠岁月。书中数十名作者深入村庄、深入街巷,穿越历史的隧道,探秘幽深的古村,或走一段古道、或窥一口古井、或抱一棵古樟、或入一栋古宅……体验“暖暖远人村,依稀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远去的意境。如陈映先生深入衡南县宝盖镇宝盖楼古村落,探秘一个延续千年的传奇,翻阅那部精彩的“史书”。从悠悠的历史,到周边的环境;从建筑的结构,到后代的繁衍;从工匠的手艺,到遗存的物件……慢慢掀开宝盖古村落的“红盖头”,静静张扬着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如匡辛先生走进祁东县风石堰镇沙井湾古民居,品石刻、赏彩雕、过石桥、览全貌,定格往昔、解开变迁。他笔下的沙井湾沉淀着岁月痕迹、承载着文化印记、寄托着乡土情怀。再如旷顺年先生漫步南岳区北支街历史文化街区,体验街道的“一波三折”,感悟昔日的热闹繁华,惊叹前人的杰出天工,一寺一庙、一木一草、步一景,都浸润着文化和故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们期待今天的美丽乡村建设,寻找聚落精神之源头活水,梳理聚落格局之经纬脉络,整合建筑遗产之价值特色,汇聚地方人文之妙理精神,打造民俗风情之别具一格,表现历史村镇之社会特征,实现地方民众之幸福生活。我们更期待那些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跃然呈现在眼前,历史的印记不会消失,文明的诉说也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