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讯员 郭 华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思远 图/通讯员 钱辉
冬日暖阳下,常宁涌动着奋发赶超的澎湃动能。1月23日,常宁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大力实施‘产业赋能、生态引领、全域融合’发展战略,奋力迈进全省经济‘十强’,全面建设现代化山水田园新常宁!”常宁市委书记罗卫华谈及今后发展豪情满怀。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常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年来,常宁全力拼经济,GDP突破500亿元大关。
一年来,常宁坚持强创新,制定“学干比严”三年行动,有效激发了全市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出台 “136”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开展“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活动,进行乡镇(街道)工作现场观摩,数百万人在线观看;推出“中医夜市”火爆出圈……
一年来,常宁用心惠民生,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年民生支出达48.65亿元,35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提前或超额完成;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五年行动计划,持续推广“党建+产业联兴”模式,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度总收入达9196.75万元。
全市经济“进”的动能更加强劲,“稳”的基础更加夯实,加快跻身全省经济“十强”的信心和底气更加充足。
“产业赋能”总导向,打造工业强市新业态
“工业是常宁冲刺全省经济‘十强’的关键突破口。”一年来,常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思维,全力以赴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五矿铜业产值突破108亿元,成为常宁首家百亿企业!”这是振奋人心的消息,也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更是常宁产业赋能的成效。一年来,常宁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有色金属、纺织服装两大产业建设,致力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色金属强链升级,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厚植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主导优势。五矿铜业年产值突破108亿元,成功跻身百亿俱乐部,株冶成功创建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工厂。纺织服装建链补链,湘南纺织产业基地32家企业入驻,14家企业、6个洗水车间投产,环保园热电联产启动供气,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和“循环产业经济”战略发展蓝图迈出实质性步伐。
“聚焦‘七大攻坚’重点任务,持续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产业园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邓艳红掷地有声。
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有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2024年,常宁列入“五制一平台”重点项目26个,完成投资88.6亿元,完成率达118.2%。茶常高速全面通车,常宁一中“徐特立”项目竣工使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配套等项目全部启动开工。大力推进精准招商,开展“以乡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聘请15名异地商会会长担任“招商大使”,新增湘商回归签约项目17个,全年招商引资总额预计达210亿元。
同时,常宁大力推进园区提档升级,水口山经开区被省商务厅纳入国家级经开区培育名单,成功入选省级“绿色园区”,工业总产值394.39亿元。
大力提振消费活力。把握假日、旅游和会展等消费热点时段,成功举办6场主题系列活动,有效激发市场活力。组织开展“2024常宁有礼·年货节暨消费促进年”及塔山茶直播带货活动,推广本土特色农产品,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成功突破5亿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8家,为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增添新动力。
“生态引领”总路径,呈现山清水秀新风光
厚植沃土万木兴,换得有凤远方来。常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硬环境、软实力。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常宁“铁腕”整治营商环境,创新推出“136”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持续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常宁品牌。创新“首位确认制”,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平均时限压缩率达71%。全面开展流程再造,完成2582项事项流程标准化再造,审批时限减少50%以上。实行入企审批制,推行“企业服务周”,公务入企整合检查124次,频次同比减少50%。“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落地见效,办件量达41256件,居衡阳市第一。
蓝天、碧水、净土……常宁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主体责任,全力守护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2天,优良率97%;7个国省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年均值均达Ⅱ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100%。持续巩固深化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工作成效。
“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常宁2000名干部,按照“祖籍所在地和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原则,深入全市410个村(社区)进行走访,宣讲政策,收集社情民意、问题建议,化解基层矛盾,密切了干群关系。推深做实片组邻“三长制”,“有事找邻长”工作法被省委组织部“红星云”推介。统筹抓好安全生产、生态环保、食品安全、道路交通、信访维稳等各项底线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全域融合”总追求,书写山水田园新画卷
处处是风景,徐徐入画来。一幅全域融合书写的山水田园“常宁画卷”徐徐展开。
坚持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常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粮食、果蔬、畜禽等重要农产品实现稳产保供,全年完成粮食播种总面积86.97万亩,粮食总产量36.98万吨,6个基地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创新开展乡镇(街道)现场观摩会和村级集体经济评选,在全市营造了对标对表、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广“党建+产业联兴”模式,打造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年收入破百万元的富裕村达16个,年收入突破50万元以上的村达50个。成功申报2个省级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村。稳步发展“两油两叶一棉”等特色产业,成功争取全省菜籽油大县、全省棉花重点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进一步做响“常宁茶油”“常宁塔山茶”等品牌。
“以人民为中心”,常宁聚焦民生实事,让发展更有“高度”,幸福更有“温度”。积极促进居民就业增收。“保交楼”项目全部交付,“保交房”项目交房率达98.51%。常宁一中“徐特立项目”如期投入使用,创办一中、二中初中部,增加公办学位5760个、托位1390个,中小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湖南省儿童健康综合发展示范县”。
文旅融合火爆出圈。常宁抢抓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机遇,聚焦塔山、印山等核心景区,不断挖掘文旅融合新动能,百万樱花园成功创国家3A级景区,水口山工运馆成功创国家4A级景区。成功举办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湖南省)集中示范活动、湖南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全年接待游客589.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5.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