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昂
我的故乡在衡阳县金溪镇。故乡父老把农历每年春节的第一次出门称做“出行(háng)”。我们那个聚族而居的屋场,春节这天要集体出行。小时候,我见长辈们总要反复查看历书,斟酌方位;归途则每人要掐回一把树枝,插在各家的门框边,叫做“纳财(柴)”。今年春节,我在阔别的故乡重温了一次出行,但它却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正月初一吃过早饭,堂弟便来邀我出行。我问:“是去屋后老祖山拜祖年么?”
堂弟说:“这些年,大家立了新规矩,出行要去贡献最多的人家,今年商定去肖馆长家。”“肖馆长?”“就是上屋场的肖春林呀。”
肖春林?不就是那个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毕业生么,就当馆长了?
不待回答缘由,堂弟又说:“今天,庆旺老倌要给春林挂匾呢。”
我问何事挂匾?堂弟卖了个关子:“你去就知道了呗。”
迎着明媚的阳光,我们来到上屋场,老远就听屋里人声嗬嗬。堂屋当中临时拼成的条桌上,摆满了各家送来烫热的锡壶酒与装满红枣、花生、糕点、糖果等等的团盒,乡亲们正簇拥着高个腼腆的小伙子春林敬酒。
“我敬春林一杯。”一个叫芒种的中年人捧起酒壶,“去年,我家电视机出了毛病,搭帮春林帮我修好,一不收工钱,二不吃酒饭,还自费替我买零部件。”
“我也要敬一杯。”外号络腮胡的祥云老哥擎着盛满酒的搪瓷把缸,“我女儿从深圳快递回来一部华为新手机,多亏春林教我使用。如今我接发微信,手机购物,样样都会。赶明日买个仿真机器人来帮助养老,还请春林继续指导!”
热烈的笑声中,壮实的二牯挤上前来:“这一杯该我了。我老婆连生三胎女娃,我怪她不会养崽。春林打开书,逐字逐句给我讲生理知识,才晓得生儿生女是由那个XY决定,其实就是一种机遇。奉劝后生哥们莫像我这科盲发无名火,生冤枉气!”
又是一阵热烈的笑声。
这当儿,我打量着堂屋两边的墙壁,一排一排整整齐齐挂着的都是书。上方贴着各式彩色签条,诸如“作物栽培”“畜牧水产”“家电维修”“文艺读物”等等。信手翻了几本,重要处都打了红杠杠,有的还加了批注。我这才猜出“肖馆长”的来由了。
“咚——锵!”“砰——啪!”我正想着,屋外传来响亮的锣鼓声与鞭炮声,接着是一片喧闹声:“匾来了!匾来了!”
我随着人流涌出门外。嗬!一列队伍排成长龙阵,当头的正是庆旺老倌。他肩上扛着一块两尺多宽、五尺来长、裹着红绸的油漆横匾,在人们的掌声中,双手捧给肖春林。绛色木匾上镌刻着镀金的“春林图书馆”五个隶书大字,在艳丽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堂弟告诉我,前年,职专毕业的肖春林在父亲支持下自购了百多本书,在堂屋门边挂起图书室的牌子。读者每看一本,交费一角。庆旺老倌的满崽常来看书,庆旺怨儿子误了家务农活,追到春林家“赶鸟出笼”。春林上去劝说,庆旺火上添油,说春林出馊主意,挣松泛钱,呼地取下木牌砸破在地。直到去年夏天,他承包胡芦塘放养的草鱼,忽然浮头翻肚皮,眼看几百尾鱼都要“报销”,急得他半夜烧香磕头求菩萨保佑。幸亏满崽从春林的书里觅到药方,才保住这一塘两万多元。如今庆旺老倌逢人便说,不信迷信信科学,春林就是活“财神”……
掌声雷鸣般地响起,出行的人群掀起了欢乐的高潮。我凝望着春林堂屋门楣上流光溢彩的匾额,周身沐浴在祥和的春阳与幸福的氛围之中。是呀,科技进农户,光景年年新。多么火红的时代,多么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