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境
议事规则是政协议事规范有序、高效协商的基础。
7月21日,政协衡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主席会议上,《政协衡阳市委员会“船山议事厅”议事规则(试行)》的审议现场气氛热烈。市政协主席吴曙光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出了新时代政协工作的真谛:“要准确把握‘质’与‘量’的辩证关系、‘大’与‘小’的有机统一、‘守正’与‘创新’的时代要求,让每一次协商议事都成为推动发展、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
这是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以哲学思维创新协商民主机制的积极探索。一场场充满智慧的协商实践,正在谱写新时代协商民主的华彩乐章。
质量并举:打造协商议事的“精品工程”
“这个流程要再细化,确保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委员们的讨论直击协商质量的核心。
“船山议事厅”坚持“不调研不协商”原则,像“盐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这样的重点课题,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精品议题。从前期调研到成果转化,建立起环环相扣的“全链条”工作机制,确保协商一个议题、解决一类问题。
与此同时,“菜篮子”工程专题协商现场,政协委员、政府部门负责人和群众代表围坐一堂,热烈讨论。这是今年计划开展的12场议事活动之一。“我们不是追求数量,而是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机制。”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年初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到季度的重点协商,高频次的协商实践形成了“调研-协商-督办-反馈”的工作闭环,推动协商民主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质量是生命线,数量是助推器。”市政协始终把提质增效贯穿“船山议事厅”建设全过程。从“有议事”到“优议事”,高质量的议题选择是基础,规范化的协商程序是保障,实效性的成果转化是关键,三者有机统一,奏响了协商民主的“质量交响曲”。
大小兼顾:谱写服务大局与履职为民的“和谐乐章”
翻开“船山议事厅”的工作日志,处处体现着“国之大者”与“民之关切”的有机统一。(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