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通讯员 封胜利 张连梦)“真没想到,老宅在邻区也能实现‘家门口办证’!”近日,蒸湘区雨母山镇七里山村村民陆亚平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蒸湘分中心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崭新的“红本本”,激动不已。这本特殊的不动产权证,登记着坐落于雁峰区却属于蒸湘区集体土地的宅基地,标志着困扰农村多年的“飞地”宅基地确权瓶颈难题在我市得到了破解。
“飞地”,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该行政区主体毗连的地块。长期以来,受不动产登记“属地管理”原则限制,“飞地”上的不动产登记常因管辖权重叠、地籍资料难以确认、职责不清等陷入困境,群众不得不“两地跑”“多头问”,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据统计,蒸湘区有30多宗“飞地”。面对这一痛点,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蒸湘分中心与测量技术部门联合,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确定办理事项流程。通过该宗“飞地”不动产登记的成功办理,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蒸湘分中心也总结出了清晰科学高效的此类难点办证流程。
首宗“飞地”不动产登记的成功办理,是我市保障农民权益的关键成果。“这不仅是技术流程的优化,更是服务理念和管理机制的创新突破。”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飞地’登记服务规范,探索更多‘跨域通办’应用场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把群众的难点作为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把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切实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