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力安 欧海燕
“大伙儿瞧这个插线板,电水壶、空调、电风扇等同时插着,外皮都发烫了——这就是典型的超负荷用电,夏天最容易引火!”7月23日,石鼓区蒸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挤满了来听课的居民。消防志愿者李雯萍举着“问题插线板”现场演示,人群里不时传来“原来是这样”的惊叹和恍然大悟。这场带着烟火气的消防课,正是衡阳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织密消防安全网的生动实践。
小院开课:
让安全知识“落地就生根”
“以前消防宣传就发传单,字儿多看着累;现在教的都是真本事,咱老百姓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当天学会用灭火毯的张大爷,手机里存着刚拍的视频——消防员演示油锅起火时,灭火毯“唰”地铺开盖灭火苗的瞬间。“这就发家族群,让娃们都学学!”
蒸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消防角”早成了居民常来的“打卡点”:宣传墙上贴着当月消防科普海报,书架上摆着图文并茂的手册,电子屏里家庭防火短视频循环播放,抬脚进门就像走进“安全课堂”。
“我们联合市委宣传部、文明办,跟着季节走、围着节日转、盯着隐患干,把消防宣传计划细化到每月。”衡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我市把消防宣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合,让遍布城乡的实践阵地既做宣传站,又当预警点,还成服务岗,让安全知识顺着文明实践的脉络往群众心里钻。
机制创新:
让隐患治理“闭环无死角”
我市创新机制,通过“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融”,从源头织紧防控网。如今,全市297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都与消防部门结对子,消防宣传被写进文明实践“服务菜单”。
(下转第二版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