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金明达
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结暨建设城市文明工作会议上,市气象局捧回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匾牌。这一殊荣不仅标志着该局自2006年蝉联“省级文明单位”、2020年荣膺“省级文明标兵单位”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更彰显了气象部门在服务民生、推动发展中的独特贡献。
党建引领:
文明创建的“红色引擎”
走进市气象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风云兴雁”党建品牌标识。该局坚持党建引领,将文明创建纳入党支部“轮值组长制”项目,形成“党组牵头抓总、部门协作配合、全员共同参与”的创建格局。
“三会一课”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党员们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气象科普宣传,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建带创建、创建促党建”的良性循环。
为了确保文明创建高效推进,市气象局建立了“三个一”(一个专项工作组、一份创建方案、一张任务清单)创建机制,通过“清单式管理”,气象预警中心建设提前3个月完工,食堂升级改造赢得职工点赞,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干部职工感受到了文明创建带来的红利。
文化浸润:
塑造气象人的“精神家园”
该局坚持打造学习型机关,通过“五学联动”深化理论武装,获全省气象部门“学理论树清廉”知识竞赛二等奖。组建4支创新团队,攻关预报、气候等关键技术,近四年培育5名省级高层次人才,引进17名气象类专业人才,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榜样力量”“文明风采”专栏在“衡阳气象”微信公众号上持续更新,微视频《观云测雨守初心》《青春奋斗正当时》点击量超10万次。50余处道德宣传牌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干部职工牢记文明公约,“文明科室”“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文化浸润让每一位气象人都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