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扎根乡镇,做百姓心中的“健康灯塔”

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严臻:
28年扎根乡镇,做百姓心中的“健康灯塔”
严臻(前排左一)走进白地市云英养老公寓为老年人服务。


为患者检查身体。


查房。


■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定蓉  实习生  吴数  通讯员  何晓晓  刘大军

人物名片

姓名:严臻

工作单位: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白地市镇中心卫生院)

从事医疗工作年限:28年

在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白地市镇中心卫生院),有这样一位医生:他以全年无休的坚守践行医者使命,以严谨细致的作风守护患者健康,以终身学习的态度精进医疗技术,更以大公无私的品德赢得群众信赖。他就是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内一科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严臻。

自1997年以来,严臻持续深耕临床一线,凭借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成功救治了众多危重病人,让许多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他始终坚持“技术与人文并重”,不仅以精湛医术解除患者病痛,更以温情关怀抚慰患者心灵,曾被评为“衡阳好医生”。

去年冬夜的一场紧急救援,至今让科室医护人员记忆犹新。凌晨时分,80多岁的五保户徐大爷因突发心衰,被救护车接诊入院,当时,徐大爷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大汗淋漓,全身紫绀,情况十分紧急。值班医师第一时间联系严臻求助,他在接到电话后5分钟内赶到病房,迅速启动心电监测、实施抢救用药等急救措施。从深夜到次日清晨,严臻全程守在病床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直至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因联系不上家属,他向院领导汇报后,亲自护送患者完成各项检查,为无人陪护的徐大爷留取血样、插导尿管,直到老人脱离危险才放下心来。

今年5月初,83岁的刘奶奶因反复心慌、失眠多方求医未果,得益于旁人介绍,最后她在家人陪同下找到了严臻就诊。通过心脏彩超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严臻发现老人心脏器质性病变并不严重,经过交流后,他意识到真正影响刘奶奶健康的是沉重的思想负担。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听力不佳,沟通存在客观困难,严臻在每日查房时特意放慢语速、放大音量,通过反复讲解和耐心疏导,帮助老人逐步缓解心理压力。严臻表示:“作为医生,我们对患者要有足够用心、耐心、细心加之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尽全力帮助他们。”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刘奶奶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刘奶奶出院后,陪同其住院的孙女回到深圳后,给严臻发来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对此,严臻回复:“谢谢,这只是医生分内事。”

在临床诊疗之外,严臻始终践行社会责任。他坚持每年下乡开展健康体检和义诊活动,将医疗服务送到乡亲们家门口。在SARS疫情和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请缨奔赴一线,不顾个人安危参与防控工作。“医疗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传递爱与希望。”严臻以仁心为桥、以仁术为基,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二十八载坚守,从抢救室里与死神赛跑的果断,到病房中对老人不厌其烦地疏导,再到乡间义诊时踏遍泥泞的脚步,他始终以“用心、耐心、细心”为标尺,将“衡阳好医生”的分量,藏在每一次精准的诊断里,融在每一句温暖的叮咛中。而这份刻在日常里的担当,早已化作百姓心中的“健康灯塔”,照亮着守护生命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