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雕琢的时间艺术

艾尔时钟表:
精工雕琢的时间艺术
包装前检查。


“宝茄达”样表。


■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小山  通讯员  周建兴  屈海文

近日,记者走进船山时间谷湖南艾尔时钟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多种型号的镂空机械表正在生产线上流动,它们有着个性时尚的设计和精致立体的机芯。受“中国情人节”网上订单火爆的刺激,包装区域十分忙碌。

“我们的镂空设计技术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时尚配饰、精品礼品等领域,成为国内腕表品牌的关键供应商。”艾尔时钟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这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从传统代工向自主创新转型,以专精特新为发展方向,在衡阳市、县两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赋能与助力下,一步步实现质的飞跃。


转型创牌

自主创新赢市场


2005年,艾尔时钟表还只是一个小型代工厂,为国外品牌加工表壳。创始人回忆道:“当时我们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一只售价上万元的名表,我们只能拿到几百元。”

转机出现在2014年。设计师提出大胆设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做自己的品牌?”她拿出设计稿——一款心形镂空女表,将机械机芯的精密运转通过镂空设计展现出来。“这款表一上市就爆单了,三个月卖出5万只。”

该公司于2014年创立首个自主品牌“宝茄达”,专注于时尚、商务休闲风格的腕表。随后又陆续推出“佰雷斯”和“艾尔时”品牌,形成了覆盖不同消费群体的品牌矩阵。

如今,艾尔时已拥有10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和多项外观专利,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研发的双心镂空技术,更是将机芯精度提升至每日误差不超过5秒。


精工技艺

镂空表中见真章


在研发实验室,技术总监展示了最新研发的“中国龙”系列机械表,其龙鳞每一片都需由0.2毫米的极细刻刀手工雕琢,细微之处如同微雕艺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耗费一整天也仅能完成两片。表盘上的龙形图案因而栩栩如生,龙鳞在不同光线之下折射出流转的金属光泽,仿佛巨龙盘踞腕间,气势非凡。

“最艰难的部分在于将东方美学与现代制表工艺真正融合。”研发人员指着复杂的表盘结构说道,“我们前后共试验了17种不同类型的钢材,不断调整材料的硬度与韧性,既要确保雕花图案细腻传神,又要满足机械机芯高精度走时的严苛要求。”这一过程耗时近8个月,最终所选材质不仅成功展现出中华传统元素的精美,也实现了走时精准稳定的性能目标,真正让龙表既有灵魂又有匠心。


衡阳布局

产业园助推升级


2021年,艾尔时钟表在衡阳县西渡高新区船山时间谷启动产业园建设。目前,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的产业园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安装智能化生产线。

“新产业园投产后,我们的产能将从现在的年产300万只提升到1000万只。”生产总监指着规划图说,“这条全自动生产线是从瑞士引进的,可以实现72小时连续生产。”


平台赋能

服务体系支撑发展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选择衡阳,看中的不仅是成本优势,更是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艾尔时钟表负责人表示,“市、县两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多次带政策上门,为我们匹配了土地、税收、人才、资金等一揽子优惠政策,还协助办理各项政务审批手续。企业服务太贴心了。”衡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为艾尔时提供了‘一对一’服务专员,帮助企业申请专项扶持资金500万元。”该平台还组织多次银企对接会,帮助艾尔时获得贷款。

“最贴心的是人才引进服务。”艾尔时钟表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两级平台帮助我们引进高级钟表人才15名,还组织当地职校学生来企实习,解决了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采访随感】

走进艾尔时钟表生产车间,老师傅专注打磨机芯的神情与年轻设计师电脑前勾勒的时尚线条相映成趣。这种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的完美结合,正是“专精特新”精神的生动体现。艾尔时钟表以其对镂空艺术的专注,诠释了“一心一意做手表”的企业使命。在衡阳市、县两级平台的持续赋能与助力下,艾尔时钟表正沿着专精特新之路稳步前行,向着“做国表精品”的愿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