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许珂 通讯员 刘群林)近日,清澈渠水顺着整治一新的渠道流淌至田间地头,衡南县花桥镇龙皮村的千亩稻田枯黄秧苗逐渐焕发生机——这是龙溪桥水库总干渠涧溪段“中梗阻”畅通项目完工后,当地抗旱保灌迎来的喜人变化。
据了解,龙溪桥水库总干渠涧溪段因年久失修,长期受泥沙淤积、雨水冲刷影响,渠道内淤泥最深达半米,部分边坡坍塌,还存在溶洞渗漏隐患。此前,水库放水至农田需耗时3天,渗漏严重时水资源损耗大,成为当地抗旱工作的“卡脖子”难题。
为破解这一困境,今年初,龙溪桥水库管理所以“保障抗旱供水、稳定粮食生产”为目标,积极申报并推进涧溪段渠道整治工程。项目投入30万元资金,组织150余名施工人员历时一个月攻坚,针对“堵、漏、险”三大核心问题精准施策:清淤1公里主渠道,清理淤泥、杂草等杂物800立方米,恢复渠道过流能力;对150米严重渗漏渠段实施混凝土三面硬化,采用C20混凝土浇筑,硬化厚度20厘米,防渗效果提升80%以上;对发现的溶洞隐患采取碎石水泥回填及钢筋网加固,彻底杜绝渗漏风险。
“渠道一通,抗旱效果立竿见影!”龙溪桥水库管理所负责人介绍,整治后,渠道输水效率从70%跃升至95%以上,输水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不仅恢复了2000亩农田的正常灌溉,还让沿线3500亩耕地的抗旱保证率显著提高,为今年衡南地区抗旱保灌打下坚实基础。
为确保渠道长期稳定运行,管理所同步建立“日常巡查+定期清淤+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管护机制,安排专人开展常态化巡查与维护,并积极与沿线农户沟通,及时了解渠道使用情况,真正实现“建好、管好、用好”相结合,全力保障灌溉“生命线”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