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台账”中的代表担当

四本“台账”中的代表担当
——记市人大代表戴凌
戴凌(左一)在三得利市场与商户直播。


■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小青

走进市场、巡查江岸、深入社区……市人大代表、市达德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戴凌履职以来,深入一线调研,用“市场提质卷”“安全守护单”“民生暖心账”“商户赋能录”这四本扎实的“履职台账”,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为民答卷。


市场提质卷

——让“老集群”激活“新动能”


珠晖区的9个大市场,是衡阳人流、物流的“枢纽站”,却因设施老化、模式传统,一度面临发展瓶颈。作为长期关注市场动态的财务工作者,戴凌敏锐地意识到:“市场升级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激活区域经济的‘里子工程’。”

2022年初,她带着半年调研成果,提交了《充分发挥市场集群优势,推动流量经济发展》建议,提出“三融合”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融合强辐射、与线上线下融合拓渠道、与文旅体商融合树品牌。这份“接地气”的建议很快被采纳:9大市场启动原地提质改造,智慧安防系统覆盖、冷链仓储扩容、直播孵化基地落地……曾经“脏乱挤”的老市场,摇身变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商贸新地标。

衡阳市冷冻食品业商会秘书长王元生对此深有感触:“戴代表提出的建议切中要害,落地见效非常快。市场通过系统化改造提质,不仅实现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保障了持续繁荣,整体业绩也更加兴旺。”


安全守护单

——让“隐患点”变身“幸福路”


湘水明珠风光带,曾是市民休闲的“网红地”,却因建成20余年,多处出现堤坝安全隐患,“看着漂亮,走着心慌”。

戴凌发现这一问题,连夜撰写《关于对湘水明珠风光带加固的建议》,附上现场照片和安全隐患清单,提交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

“群众的安危等不起!”她主动牵头,联合沿江风光带事务中心、市城市管理局等单位实地勘测10余次,推动维修方案加速落地。5月12日,观景平台维修加固工程启动;6月底,破损堤坝修复、防滑步道铺设、照明系统升级等工程全部完工。“现在带孩子来玩,终于不用提心吊胆了!”市民刘先生的笑脸,让戴凌更深刻体会到:人大代表的履职,就是要“把隐患当事故查,把实事当家事办”。


民生暖心账

——让“微需求”变成“大幸福”


“代表不是开会时举举手,更要平时多伸手。”戴凌的履职日程表上,写满了“鸡毛蒜皮”的民生小事:每年固定参加“法治护绿人大行”执法检查活动,推动湘江饮用水源监测数据定期公示;每年“代表服务日”组织制冷科普活动,带着公司技术员为五保户免费修家电;通过12345专线“接单”,推动东风路破损路面修复、居民社保异地办理难题解决……

最让她牵挂的,是吉富花苑小区的“停车难”。接到居民反映后,她蹲点调研3天,统计早晚高峰车流数据,提交了《关于吉富花苑小区周边划分停车位的建议》。“没想到1个月就划了100多个免费车位!”居民张大爷竖起大拇指,“戴代表把我们的‘吐槽’,变成了‘点赞’!”


商户赋能录

——让“老生意”搭上“新快车”


作为企业财务总监,戴凌深知:“市场活了,商户才能富;商户富了,经济才会火。”针对三得利市场商户融资难、数字化转型慢的痛点,她做起了“红娘”:协调银行为25户水果商户发放信用贷款1200万元,用公司资产为12位冷冻商户担保贷款1300万元——这在本市尚属首次。

“以前想扩大规模,找贷款跑断腿;现在戴代表牵线,钱直接打到账户上!”三得利市场水果商户老李说。更让他惊喜的是,戴凌还组织电商培训,带着商户学直播、做短视频:4月的“樱桃鲜采现场”,5月的“榴莲源头直供”,6月的“荔枝带货专场”……她化身“带货主播”,在市场里支起手机,把衡阳的“果盘子”“菜篮子”卖到全国。如今,市场商户线上销售额占比从不足5%提升至20%,真正实现“线下有烟火,线上有流量”。

三得利市场商户许丽告诉记者:“我们很多商户都会直播,我也经常直播,销售额肯定有提高。”

从市场到风光带,从社区到直播间,戴凌的履职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写满了对群众的“用心、用情、用力”。正如她在履职感言中所说:“人大代表的‘根’在群众,‘魂’在为民。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就一直走下去、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