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刘清平 陈曙霞
“处处书香地,遍是读书人”,以此形容“书香蒸阳”一点也不过分。作为拥有百万人口的文化大县,衡阳县正以书香续写新时代的文化篇章。从明末清初伟大思想家王船山到晚清名臣彭玉麟,从革命烈士夏明翰到当代文坛名家唐浩明、琼瑶,再到邹学校、刘仲华、聂建国等院士,这片土地始终传承着“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
如今,“书香蒸阳”已成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据统计,全县已建成新华书店及“党建书屋”“职工书屋”“工会书屋”近70家,建成覆盖所有村(社区)的农家书屋443个。每个农家书屋配置图书2510册以上、年借阅次数超30万。县图书馆建成20余家分馆,自助借阅柜机星罗棋布,年均到馆读者超110万人次,数十万册馆藏图书资源实现“全天候流动”。
高位推动,构建全民阅读新格局
衡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将其作为文化强县建设的重要抓手。主要以新华书店为“大本营”,高站位引领、高标准推进、高起点带动全民阅读;以农家书屋为“桥头堡”,全方位拓展、全领域覆盖、全过程建设“书香阵地”;以书香“八进”为载体,一盘棋谋划、示范化推进、多支点发力构建“知识经济”。近三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重点打造了“船山书城”“潭印阁”“校园共享书屋”等标志性文化场所20余个,建立健全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图书销售、阅览网络。
新华书店系统作为全民阅读的主阵地,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位于县城中心地带的船山书城,日均接待读者超1000人次,年综合收入近1000万元。书城不仅图书种类丰富,还定期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成为市民文化消费和精神休憩的重要场所。
在机关单位,阅读氛围日益浓厚。县纪委的“清风书屋”窗明几净、书香四溢,木质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党建党史、党纪法规、廉政文化等书籍。纪检监察干部经常在此静心阅读、摘录笔记。“我们通过‘纪检干部荐书’‘廉政读书会’等活动,将阅读与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让书香涵养清风正气。”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教育系统更是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县新华书店与县一中、三中等学校合作设立校园书店,深化书香校园建设。这些校园书屋不仅提供适合各年龄段的优质图书,还成为开展主题阅读、读书征文、文化讲座的第二课堂,为培养青少年阅读习惯发挥了重要作用。
县图书馆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是全民阅读体系中的核心枢纽。最受市民欢迎的自习室每天早晨不到8点就有读者排队等候,“今年将自习室面积扩大了一倍,仍难以满足考研、考证市民的学习需求。”图书馆负责人表示。假期期间,图书馆还开展视频讲座、知识竞赛、亲子阅读等系列读者活动,重点打造阅读品牌——“同阅美好过关斩奖”知识竞答赛,吸引市民走进图书馆,感受文化的魅力。
全域覆盖
打造多元阅读新阵地
衡阳县坚持“一盘棋”思路,推动阅读设施向基层延伸、向全域覆盖,打造多元化、特色化的阅读空间体系。
在乡村,农家书屋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金兰镇的“南雁甘冲图书馆”作为“网红打卡地”,现有各类图书近2万册,不仅开展各类读书活动,还定期组织青年读者赴周边乡镇调研,并在乡村小学筹建图书室、为贫困学子申请助学金、为留守儿童开展夏令营活动。
长安乡湾牌村将农家书屋与村民生活深度融合。村民们借阅图书已成习惯,每逢农历三、六、九开放,免费提供茶水、纸笔及眼镜。“通过阅读学习种植技术,村里新建了100亩油茶基地,村集体经济发展优于周边村。”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近年来该村还建起了退役军人事务中心,安装路灯350盏,整修山塘30口,实现安全饮水和全村亮化。
企业阅读也展现出蓬勃生机。在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角山米业,公司的“职工书屋”成为一大亮点。书屋设计现代温馨,藏书涵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农业生产技术、粮油加工、文学社科等多个门类。“我们倡导‘阅读赋能产业’的理念,通过书屋这个平台,既丰富了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注入了持续动力。”企业负责人表示。
县文化馆则从另一个维度丰富了阅读的内涵。馆内设有专门的阅览区和地方文献室,收藏了大量关于衡阳县历史、民俗、名人文化的书籍和资料。定期举办的“蒸阳文化讲堂”“非遗读书会”等活动,将阅读与地域文化传承相结合,引导读者深入了解脚下土地的灵魂与底蕴。
成效显现,阅读赋能高质量发展
随着书香“八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活动的深入开展,阅读正在衡阳县结出丰硕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
在大安乡,青年农民通过在家门口的农家书屋阅读,不仅学到了现代农业技术,更开阔了发展思路。该乡近年来新建的油茶基地、特色种植项目等多是村民从书本中获得灵感后实施的。“阅读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一位正在书屋查阅资料的村民表示。
企业职工通过阅读提升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华盛达公司的职工在书屋中不仅学习金槐专业技术知识,还通过阅读管理类、人文类书籍提升综合素养。“阅读让员工们的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活跃,这直接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在机关单位,阅读已成为干部提升能力的重要抓手。衡阳县国税局、三湖镇、岣嵝乡等单位职工通过“党建书屋”等开展系列读书活动,使基层干部在阅读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阅读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一位年轻基层干部表示。
这些鲜活案例只是衡阳县全民阅读成效的一个缩影。从船山故里到蒸水两岸,从新华书店到农家书屋,阅读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重塑着蒸阳大地的文化肌理和精神气象。书香,已成为这片土地最美的味道,也是衡阳县迈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如今,全县人民通过阅读,不仅丰富了精神世界,更提升了创业致富的能力。阅读正在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接下来,全县将进一步完善阅读基础设施,打造‘15分钟阅读圈’,持续开展‘爱阅读·蒸有味’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推动书香蒸阳建设,让书香浸润城乡每个角落。”衡阳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刘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