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这场秋季村晚有点不一样

“好媳妇”做主角 超10万人参与
衡南县这场秋季村晚有点不一样
“最佳媳妇”受表彰。


衡阳日报讯(文/全媒体记者  伍施施  图/全媒体记者  周围)“今天上场的全是我们‘村花’!”“没想到个个深藏不露!”9月26日晚,衡南县车江街道恒星村南泥湾文化广场灯火璀璨、掌声如潮,一场由村民自编自演的“农文旅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秋季村晚在此热闹开演,线上线下超10万人参与,全村老少与屏幕前的网友一起,在欢歌笑语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共赏乡村振兴新成果,共度温馨团圆夜。

随着激昂的鼓点响起,开场舞《鼓舞恒星》拉开晚会帷幕,舞者们灵动的身姿与铿锵的鼓声交织,瞬间点燃现场气氛。

这场村晚节目“本土味”十足:恒星村文艺队带来的歌伴舞《南泥湾》,熟悉的旋律唤起现场观众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共鸣;原创快板《夸夸咱村新面貌》用接地气的语言,生动讲述了恒星村近年来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变化;还有斗笠舞《五谷丰登》、扇子舞《江山》等节目,或展现丰收喜悦,或歌颂时代发展,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晚会中最令人动容的环节,当属恒星村“最佳媳妇”颁奖仪式。8位“最佳媳妇”依次上台,她们中有的在关键时刻彰显贤妻风范,有的是新时代女性责任与担当的表率,有的用包容理解维系家庭和睦,现场通过视频展示了她们的感人事迹,并为她们颁发了荣誉证书。

恒星村党总支副书记何书朋告诉记者,恒星村“最佳媳妇”评选已经成功举办五届,这些“好媳妇”们是良好家风的传承者,更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温柔力量。近年来,该村以家风带民风,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文明新风促进乡村发展。

据了解,恒星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便利的区位优势以及红色南泥湾文化底蕴,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村里打造了杨梅、黄金贡柚、火龙果等特色种植基地,发展龙虾养殖,还在南泥湾学校旧址上新建文化广场,培育南泥湾特色主题餐厅、临水民宿等经营主体,开发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红色研学等项目。

目前,全村已有26家村办企业,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年总产值超1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230万元,村民年均收入3.8万元,走出了一条产业兴、乡村美、村民富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