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卫国 图/彭斌 周围 张志伟 王皓永 周文晋
刚刚过去的周末,在衡阳最热的话题一定是“湘超”衡阳主场对阵岳阳,而衡阳队2∶0战胜岳阳队,给了衡阳市民享受周末这份属于足球带来的快乐。自9月7日“湘超”开赛以来,从周五到周日,十四个地市,七场比赛,捉对厮杀,用足球给三湘四水带来了观赛热潮,一下就冲上了热搜。在榜上,不单单超过了欧洲的五大联赛,也超过了前面开赛的苏超、赣超等赛事,由此,一股独具湘味湘气的足球“湘潮”扑面而来,将持续引爆每个周末。
观“湘潮”享青春浪潮。在中国足球的版图上,湖南的足球并不打眼,但“湘超”能一飞冲天,是有一种属于湖南足球的青春味道,让人心动。衡阳队打完了三场比赛,大家认识了绿茵场上92号汤军,他用两记精彩的远射世界波,让人们记住了这位16岁的绿茵少年。如果说,中超是“足球+金元”模式,苏超是“足球+文旅”模式,那“湘超”是“足球+校园”“足球+教育”的模式。“湘超”比赛中独有的“每场比赛不少于3名16至18岁的中学生上场比赛”的机制,让湖南的校园足球与青春少年走上了赛场,各支球队选拔了一大批大学生、中学生组队。这帮校园的足球小子初登场赛,初生牛犊不怕虎,使得“湘超”刮起一股强劲的青春风暴。无青春、不足球。拥有青年的湖南足球,假以时日,可见未来。
观“湘潮”聚看台人潮。27日比赛前,还有不少人遍寻门票,但大多无能为力。因为衡阳主场的近3万张球票,在网上30秒“秒光”。第一场长沙开幕式,涌进了4万多观众。前两轮“湘超”的现场观众达28.7万人,线上实时观众为5097万人次。周末在“湘超”城市的主场看球,成为城市的新时尚。在各赛场,除开正式门票之外,还有“树票”“砖票”“梯票”“挂票”被“玩了个梗”。场上比赛热烈,场下观众热情,相得益彰。
观“湘潮”引城市热潮。27日的衡阳主场,不单单是岳阳的球迷组团来了,江西吉安的球迷老表也来了,远在珠三角的衡阳老乡也回家看球访友。观赛之余,到“南岳里”“保卫里”网红点打个卡,早中晚到各处嗦“衡阳鱼粉”、吃“衡阳小炒”、尝“衡阳烧烤”,都是满足与满意。“湘超”比赛门票9块9的亲民定价,外加十四个市州推出的“湘超”观赛各种文旅行和消费优惠套餐叠加,性价比超高,让球迷对家乡的球赛,是“怎能不爱你,怎会不参与”。每到周末的“湘超”,举办的是一场比赛,带动的是一座城市,足球动起来,观众热起来,城市火起来,流量与留客有了,人气与烟火热了,口味与口碑齐了。来衡阳的都是客,我们当好东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