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莫雪松)我市实行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今年,金龙坪街道从衡阳高新区移交至雁峰区。面对管理模式差异、历史遗留问题复杂、人员力量不足等挑战,金龙坪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履职清单为抓手,各方面工作精准发力,实现了移交的平稳过渡,为雁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移交后,雁峰区第一时间将金龙坪街道纳入“全区一盘棋”统筹谋划。街道党工委迅速对标雁峰区党建标准,优化组织体系,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深化“首峰夜话”等品牌活动,把支部堡垒筑到最前沿,通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七一”培训、强化小区物业管理、发挥“片组邻”三长制作用等举措,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街道把征拆作为重点工作,组建专班攻坚,完成合力叉车项目扫尾任务,幼高专二期、燕京路、半边街拆迁工作,如期完成长高森源扩建项目交地及部分地块青苗结算工作,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
针对信访积案,街道干部以心换心,交朋友、办实事,化怨解结、息访罢诉,形成矛盾存量下降、增量可控的局面。
守护蓝天绿水“底色”是金龙坪街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街道以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为契机,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等专项行动。在幸福河畔,干部们组织清运建筑垃圾数十车,为赶进度,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连轴转;中元节期间,通过“三长”联动实现全域禁烧,小微站点空气质量持续排名全市前列。
面对财务衔接压力,街道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强基固本”行动要求,高标准完成自查整改,追缴资金30余万元,接受省财政厅及雁峰区、高新区全面检查,均未发现重大资金安全隐患。同时,组织对53个村民小组开展财务体检,立案查处3人,挽回损失11万元。街道财政管理实现从“园区模式”到“城区标准”的顺利转型。
雁峰区为街道量身定制《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涵盖党建、经济、民生等106项基本履职事项,彻底理顺了区街职责边界,街道根据“导航图”一一开展工作。清单中的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服务活动,街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及时开展政策宣讲、问题协调、要素保障等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设产业链对接专席,提前收集企业供需信息,把上下游请到一起面对面谈配套、签意向,有力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
街道辖区有141家工贸企业(规上54家),年产值超百亿元,安全生产压力巨大。街道开展“攻坚行动”,协同对3家问题企业停产整顿,拆除危房29栋;针对安置房消防栓无水、外墙瓷砖脱落等安全隐患,协调推动整改,筑牢民生安全防线,为街道划转期间稳大局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园区到城区,变的是管理体制,不变的是为民初心。金龙坪街道以“绝对忠诚”落实决策,书写从园区到城区的崭新篇章。如今,街道正以奋楫之姿,为雁峰区发展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