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殷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再次鲜明强调党校是“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并进一步强化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条例》精神,对于“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推动我市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衡阳区域中心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耕“为党育才”责任田,锻造推动发展的执政骨干。坚守主责主业,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衡阳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加强理论教育。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引导学员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紧密结合衡阳实际,讲清楚党的创新理论在衡阳的生动实践,引导广大学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深化党性锤炼。充分发挥衡阳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其深度融入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具有衡阳辨识度的党性教育品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史国史、党风廉政教育,引导学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永葆政治本色。三是强化能力培训。围绕“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和区域中心化目标,精准对接干部履职能力短板和发展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加大案例教学比重,增强培训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员真正能够“带着问题来、装着答案走”。
二、建强“为党献策”智囊团,彰显服务决策的智库担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衡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前瞻性、政策性、应用性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精准选题立项。紧密跟踪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将研究重心对准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发展与安全等重大课题,确保智库研究“研在需要时、谋在关键处”。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深入细致的学风,鼓励教研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听取最真实声音,使提出的对策建议既具有理论高度,又具备实践操作性,努力做到“谋得准、研得深、说得对、用得上”。三是健全制度机制。优化科研管理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运行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研人员投身决策咨询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探索“党校+部门”“党校教师+学员”等联合攻关模式,以有组织地科研推动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切实发挥好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三、夯实“自身建设”基础桩,激发党校事业的内生动力。打铁必须自身硬。党校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服务衡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坚持从严治校。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党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大力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引导教师潜心治学、虔诚问道,学员勤奋学习、严守纪律。二是推进人才强校。突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拓宽教师引进渠道、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深入实施“薪火工程”、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措施,打造一支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开展教育培训提供有力支撑。健全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优化兼职教师队伍结构。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加强与上级党校和兄弟党校的联动,学习先进经验。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智慧党校”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办学治校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作者系中共衡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