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境)“通过‘土地超市’线上选地,从信息搜集到精准对接,效率提升近60%,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近日,衡阳拓兴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符拓兴,对“土地超市”平台的高效服务赞不绝口。在衡阳,越来越多企业像拓兴集团一样,尝到了土地资源云交易的甜头。
这一变化始于2024年3月。随着湖南省自然资源全要素统一市场上线,“永不打烊的自然资源超市”正式开门迎客。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迅速响应,推动市县两级联动,化身“金牌店小二”:一边深挖“土地宝藏”,梳理优质地块资源;一边精修线上货架,优化平台功能体验。
截至目前,已有503宗、总面积2.88万亩的优质地块上架省级平台,推介规模稳居全省榜首,让衡阳土地市场在数字浪潮中脱颖而出。
“‘土地超市’就像土地界的‘淘宝’,既省钱又透明!”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彭炳旭如此形象比喻。平台以数字化改革为核心引擎,通过透明化与高效化实践,构建起全链条规范体系。
一方面,依托政务端与公众端“双引擎”模式实现信息全公开。政务端推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土地储备、供应从权属核查、规划审查,到“立可供、次可供、待可供”分类标注,全程可追溯;公众端实现全要素阳光化,整合地块各类信息,企业通过VR全景、智能匹配系统,就能实时查询区位、指标、配套等数据,彻底消除信息壁垒。另一方面,以流程再造提升服务效能。审批环节从线下“多头跑”压缩为线上“一网办”,周期大幅缩短。这种“数据跑路”替代“人工操作”的模式,既让土地配置高效运行,又通过标准化、智能化手段实现“精准推地、高效供地”。
现场演示显示,轻点屏幕就能“全景看地”“智能选地”,系统还像“红娘”般精准匹配供需,让土地资源与市场需求“一拍即合”。
为确保“货架”上的每块土地都是“尖货”,市土地储备中心建立起严格的筛选机制:无论是新征转土地还是闲置地块,都要经历权属核查、规划合规等“层层体检”,再按“立可供、次可供、待可供”分类标注,确保“净地”上架。
数据赋能下,“精准推地、高效供地、科学管地”成为常态,沉睡的土地资源被唤醒,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如今,“土地超市”不仅是资源配置的“高速路”,更成为作风建设的“试金石”:地块信息全公开、交易流程标准化,让企业告别“跑断腿、磨破嘴”的旧模式,项目对接周期大幅缩短;对政府部门而言,透明化操作流程扎紧权力笼子,实现行政效率与廉政建设的双向奔赴。
彭炳旭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土地超市”云平台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土地供需的连接器、营商环境示范窗口,进一步跑出土地资源配置的“衡阳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