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境
对旁人来说,“湘超”益阳队与衡阳队这组对决,是输赢分明的比赛;可对我这个在衡阳工作的益阳南县人而言,它更像是乡愁与职业使命拧在一起的结。
9月20日晚的益阳,晚风带着凉意,奥林匹克公园体育场内却人声鼎沸。看台上既有衡阳球迷挥舞的加油旗,也有益阳老乡举着的鼓劲标语牌。不同的旗帜与声音,却都透着对足球的热忱,也让我这颗心愈发七上八下。
作为衡阳日报社的记者,我该为客战的衡阳队攥紧笔杆;可骨子里那份乡音,又总在耳畔轻唤着主场的名字。
这份纠结,其实早在一周前就有了。
9月13日晚,“湘超”首轮赛事打响。那天晚上,我守着屏幕看衡阳队坐镇主场迎战对手。终场哨响,衡阳队惜败,让我忍不住对着屏幕轻声叹息,满心都替衡阳队遗憾。
同时,手指不停刷新页面,生怕错过益阳队的任何一点比赛动态。当看到益阳队终场获胜、拿下赛季开门红时,心里又乐开了花。
活像同时追了两部剧情相反的剧,既为“主角A”揪心,又为“主角B”喝彩,情绪在遗憾和喜悦里反复横跳,连自己都觉得这“分裂”模样好笑。
次日,没想到部门领导也玩起了“排兵布阵”,我这个兵被“钦点”为这场“湘超”对决的“当值”记者。
9月20日,我站在了益阳队的主场看台。
在这里,那份纠结被无限放大。衡阳队球员带球突破、撕开防线时,我下意识挺直脊背,指尖在采访本上飞速记录,想把他们每一次凌厉的进攻都刻进文字里;可当益阳队门将飞身扑出险球,身后老乡们的喝彩声、用熟悉的方言喊出“好球”时,我嘴角又会不自觉跟着上扬,眼底泛起熟悉的暖意。
有那么几秒,我甚至忘了专注记录绿茵场上奔跑的身影。一边是我现在工作的衡阳,一边连着我从小长大的故土,两种情愫在心里轻轻拉扯,却也让我愈发明白:“湘超”赛事从不是简单的输赢较量,更是展现湖南各地风采、促进城市间交流的纽带。
其实哪用纠结呢?无论是衡阳队客场作战的坚韧不拔,还是益阳队主场迎敌的热血赤忱,都是湖南足球最鲜活、最动人的模样。
球员们在场上追逐的是比分与胜利,而我在场下记录的,何尝不是两座城市对足球的热爱、对拼搏的致敬?
终场哨响的那一刻,记分牌上的数字突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晚风卷着看台的欢呼声掠过草坪,我低头看着采访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有衡阳队的进攻路线,也藏着益阳队的防守亮点——原来我从未偏过心,只是把对两座城的牵挂,都揉进了每一个字符里。
我会在稿子里郑重写下:这一天没有失败者。
更重要的是,我亲眼看见,足球像一根温柔的线,一头系着衡阳的湘江潮,一头牵着益阳的资水浪,把两方的心跳紧紧连在了一起。这便是“湘超”赛事的意义,不仅让足球精神在三湘大地扎根,更让不同城市因同一份热爱而彼此联结,再也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