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澎湃,点亮生命希望

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谭志中——
热血澎湃,点亮生命希望
谭志中。


■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定蓉  通讯员  谭  倩  谢  慧  唐子钦

一袋热血,一份爱心,一次伸手,一生承诺。在全国无偿献血的荣誉殿堂中,“金奖”是对无偿献血者无私奉献的最高褒奖之一。在衡阳,就有这样一位金奖获得者——谭志中,他在19年时间里献出9500毫升热血,默默用行动诠释无偿献血的温暖与担当,为无数垂危的生命点亮了希望。


初心如磐:

偶然得知,再踏热血征程


9月12日,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谭志中再次踏上前往南岳献血点的路途。这位41岁的爱心人士不仅常年坚持无偿献血,还主动承担起志愿服务工作,即便献血车未赴南岳,他也会专程赶往衡阳参与招募。此次出发前,他得知南岳区一名AB型血患者因血站库存不足而无法短期内预约到血液,便主动提出陪同患者家属前往南岳献血点,一边协助开展献血宣传,一边帮忙招募AB型血献血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的意义,在化解血液供需矛盾紧平衡问题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无偿献血事业背后的坚守与不易。

自2006年第一次献血以来,谭志中已累计献血24次,他早已把无偿献血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他的献血之旅,最初源于内心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感悟。那时,一句“无偿献血是普通公民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深深打动了他,促使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献血之路。

谭志中的家人起初并不理解他的行为。母亲心疼他的身体,强烈反对他献血,甚至会扔掉他献血后带回来的纪念品,但谭志中始终没有放弃,他耐心地向母亲解释献血的重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虽然依然担忧,但也慢慢理解了他的坚持。谭志中说:“以前生活条件不好时,亲戚朋友帮助过我。现在生活好了,我要通过回报社会来报答他们。”


步履不停:

一件马甲,始终陪伴


多年来,谭志中不仅自己坚持献血,还积极投身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每年7至9月,在衡山与南岳的流动采血点,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地赶来,发放传单、帮献血者填表、协助采血护士完成采血,每一项工作他都做得全神贯注、尽心尽力,且不求任何回报。衡阳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对他印象深刻:“衡山还没有固定采血点,每年采血车去衡山和南岳时,小志每次都早出晚归,从不缺席,做事认真负责。”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谭志中遇到过不少困难,也有过动摇的时刻。有一次活动结束后,已是晚上十点多,他骑摩托车回南岳途中,车突然坏了。四周一片漆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打电话向朋友求助,却屡屡碰壁。那一刻,他的内心有些失落,但很快他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的血液能在同胞的血管里流淌,能挽救生命,这一切都值得。”于是,他步行找人修车,到家时已过午夜。

谭志中对无偿献血事业的热爱,还体现在他对献血文化衫的珍视上。他把献血志愿者的服装视作珍宝,床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件文化衫,那是他做志愿者时统一发放的。其中湖南省红十字会寄来的一件文化衫,他尤为喜爱。拍照时,他会郑重地换上这件文化衫,拍完后又小心地叠好放进衣橱。


荣誉与担当:

金奖是鼓励,更是责任


当收到“全国无偿献血金奖”的荣誉证书时,谭志中的心情平静而坦然。“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所有心怀善意、伸出手臂的献血者。金奖对我来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它鼓励着我继续走下去,也提醒着我肩上更多的责任。”

如今,谭志中依然活跃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一线。特别是近期,当他得知有患者急需用血时,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在他的努力下,许多人逐渐了解并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人看到了无偿献血事业背后的温暖与坚守,也让更多需要血液救治的患者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正如谭志中所说:“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临床用血压力,让每一份血液都用在‘刀刃’上,守护更多生命安全。”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谭志中,这位普通的职员,用一腔热血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篇章。他手臂上小小的针眼,是赠予生命最温暖的礼物;他获得的金奖,是社会对他善行义举最崇高的敬意。他用自己的行动深刻诠释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爱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公民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风采。正是这涓涓热流,汇聚成了守护生命的磅礴力量,温暖了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