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张九块九的门票

乡愁是张九块九的门票

■魏  姗

9.9元能买什么?

在当下的消费清单里,或许不够一杯网红奶茶,或许刚够一碗加蛋的美味米粉。如今,却能全款拿下一张“湘超”联赛的门票,走进满是乡音和呐喊的万人球场。这是9月27日晚,衡阳市体育中心给出的“参考答案”。

当晚的赛场,早把“竞技”的冰冷边界,揉成了“乡情”的温热场域。

看台上,蹦着喊着“衡阳加油”“衡阳队,进一个”的球迷里,既有本地老伙计,还有抢票“手速惊人”、从外地专程赶回的游子。

一张价格亲民的门票,像一根柔软却坚韧的线,轻轻一拉,就把散在各地的“衡阳魂”,都拢回了这片满是烟火气的球场。

对在外打拼的衡阳人而言,这不仅是一场球赛的胜负,更是“乡愁”落地的具象载体。亲身站在故乡的球场里,看着家乡能承办这样热闹的赛事,望着身边活力四射的乡邻,那种“根在这里”的踏实感,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这张小小的门票,装下的不只是90分钟的比赛,更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让各地的“衡阳力量”,因一声呐喊、一次进球,重新紧紧凝聚。

更令人动容的是,这张低价门票还成了撬动“走出去”与“请回来”的纽带。近日传来消息,代表大湾区1300万湖南人的球队,已基本敲定征战2025年“湘超”联赛第二阶段。

这份主动“请战”的热情,已然超越了体育竞技的范畴。可以想见,球员们将带着大湾区的视野与资源回到家乡赛场,赛场边的交流、赛后的走访,无形中搭建起“在外游子”与“家乡发展”的对话桥梁。

他们或许会在观赛时发现家乡的产业新机遇,或许会在与乡邻的交谈中萌生返乡创业的念头,这张门票就成为“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感情牌。

随着“湘超”热度持续攀升,早已跳出了体育赛事的范畴。它以9.9元为起点,给了外地乡愁一个可触摸的出口。它不再是电话里的一句“挺好的”,而是攥在手里的门票,是赛场上的一句“加油,进一个”,是喊出“我是湖南人”时的十足底气。

就像湖南人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既能在赛场上拼出胜负,也能推着三湘大地,朝着更热闹、更有盼头的未来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