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炫:17岁的“关键先生”

李炫:17岁的“关键先生”
李炫。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  静

“进了!!!”

9月27日晚,“湘超”衡阳队主场的欢呼声掀翻夜空。来自衡阳市铁一中学的17岁小将李炫以一脚凌空抽射,打破场上僵局,为衡阳队拿下赛季首个主场胜利奠定基础。

从医生曾劝说“不要再踢球”的伤病困境,到成为“湘超”衡阳队的“关键先生”,他的故事藏在进球的欢呼中,更藏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


进球就是最强的“肾上腺素”


“进球后,瞬间感觉自己能再踢90分钟!”谈及进球的瞬间,李炫的眼睛充满光亮。9月27日晚,比赛一度胶着,0∶0的比分像一块石头压在双方球员心头,也压在现场球迷的期待里。

下半场哨响后,双方便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防战”,场上球员的体力消耗很大。李炫回忆,当时感觉“快要跑不动了”,双腿像绑了沙袋。

转机出现在第55分钟。队友的一记传球,让足球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朝着李炫的方向飞来。“没有想太多,只想着把动作做到位,找机会射门。”他下意识地调整站位,找准机会,在电光石火之间,果断抽射。

球进了!他用一脚凌空抽射打破了僵局,给了衡阳队所有人打上了一针“肾上腺素”。

伴随着球场铺天盖地的欢呼喝彩声,李炫飞速跑到场边做了一个庆祝动作,和现场来支持他们的球迷分享这份激动。

事后有网友说,那记射门像极了“苏牙”的凌空斩,李炫腼腆地笑了笑,说道:“当时没想那么多。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我就要证明自己!”


今年17岁的李炫,从9岁就开始练球。2024年全国足球夏令营,他从千余名男足球员中脱颖而出,拿下“最佳球员”称号,还入选了仅有11个席位的最佳阵容一阵;随后又在衡阳三大球联赛中,帮球队夺冠的同时,自己摘得“最佳射手”。但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其实藏着少年不为人知的伤痛和坚持。

“你以后最好不要踢球了,要减少运动。”初二那年,李炫受伤去医院检查,这是当时医生给他的建议。这句话像一盆冷水,一度浇灭了他当时所有的热情。伤病最严重的那一两个月里,他甚至只能单腿跳着走,稍远一点的地方就需要队友背着或扶着过去。父母多次心疼地劝他放弃。

“我就是不服。”李炫说,刚听到诊断结果时,他确实很伤心,但迷茫过后,心里的念头反而更坚定:“他说我踢不了,我就要踢,我就要证明自己。”

每当疼痛减弱,他就会尝试训练。将近一年后,他才恢复正式训练,但为了赶上进度,李炫开始“加练”:队友做五组体能训练,他就做六组;训练结束后,别人休息,他还会留在球场,多练20分钟。

就这样,他一点点找回状态,还凭着文化课和足球专项的双重优势,顺利考入了衡阳市铁一中学——这所学校的绿茵场,成了他继续出发的地方。


“足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采访中,李炫说得最多的词,不是“进球”,也不是“胜利”,而是“感谢”。

“那一粒进球源于团队的力量,与其说是我个人的破门,不如说是整个衡阳队战术执行和顽强拼搏的结晶。”他反复地说,足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从后场防守,到中场调度,再到前场队友的跑位,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我所做的,只是在最恰当的时刻,出现在了最恰当的位置,完成了全队努力所创造的最终一击。”

成为“湘超”衡阳队的首发队员,是李炫报名时就定下的目标。真的进入队伍后,他说自己“学到了太多”:“队里的老大哥们会教我怎么理解战术,怎么在高强度比赛中调整心态……这种高水平的对抗,让我提升了很多。”

他还提到了学校的支持:“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专业的教练和专门的训练场地。训练结束得晚,食堂的阿姨总会留好热乎的饭菜,等着我们回去吃。”

还有看台上的球迷——9月27日比赛场里那些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也成为他和队友强大的精神力量。

如今,在衡阳市铁一中学的校园里,不时会有同学朝李炫喊“球星”“厉害”。对此,他总是腼腆地笑笑。今年高三的他,对未来有着清晰的目标:“全力以赴踢好接下来的每一场比赛,把握好队友给的机会,多进几个球;同时也不能落下学习,希望能被理想大学录取。”

少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