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文旅让“流量”变“留量”

揽客659万人次,收入超20亿元
衡阳文旅让“流量”变“留量”
南岳里人气旺。■通讯员 曹正平 摄


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敖文景)工业遗址变身“时空剧场”,游客争相“到衡阳当工人去”;南岳衡山吸引超百万人次登顶,领跑全省;东洲岛上,传统非遗与国潮电音碰撞出青春狂欢……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衡阳文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659万人次,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5%和33.21%。雁城大地以一场全域全时的文旅盛宴,成功实现了“流量”“口碑”与“效益”的三重丰收。

南岳衡山景区持续领跑,接待游客人数稳居全省人气景区榜首。衡阳通过“演艺进景区”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湘见·建湘工业文化街区作为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典范,凭借沉浸式演出吸引游客36.66万人次,营业额同比激增975.83%。东洲岛景区以“青春狂欢”为主题,吸引游客88.84万人次,营业额同比增长132.74%。雁峰区、南岳、苏州湾老街等地也结合地方特色,推出祁剧、花鼓戏、湘剧等传统戏曲演出,形成“一景一剧”的文化布局。

文博场馆成为文化消费新热点,17家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累计接待群众50.09万人次。衡阳市博物馆推出三大精品展,展出青铜器、瓷器及书画珍品百余件,日均接待超5000人次。

衡阳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打造多元潮玩场景。东洲岛举办“青春东洲岛”狂欢节,融合非遗展演、民族运动会、烟花秀与国潮电音节,构建昼夜联动的狂欢体验。回雁峰大雁文化体验馆举办大型户外漫展,精准对接二次元群体。蒸湘万达广场的七彩祥云焰火音乐节则成为市民夜游的热门选择。

面对假期大客流,衡阳提前部署,构建严密的安全保障体系。假期中,重点景区全面启用“线上预约+实时监测”系统,动态发布客流信息,引导错峰出行。南岳衡山、东洲岛等景区通过智慧安防、单向通行、远端分流等措施,确保游客安全。24小时文旅投诉热线实现“接诉即办”,假期受理咨询投诉38件,办结率与满意度均达100%。

我市还通过政策“工具箱”精准发力,“引客入衡”奖励机制吸引200余家外地旅行社加大线路投放,外来团队游客占比提升至35%。跨界融合创造了许多消费新场景:“低空+赛事+文旅”新模式吸引超10万游客关注;街舞大赛与寻宝活动联动,实现客流向消费的高效转化,二次消费占比超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