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仕龙
“十五五”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攻坚阶段,全市宣传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扎实做好宣传工作,为全面推进“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聚焦首要任务,做强理论武装。一是拓展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发挥“第一议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作用,依托“四会一课”等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二是增添理论宣传的生气和朝气。坚持问题导向,选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用家常话、身边事解读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注重指尖宣传效应,提质《衡有道理》理论宣传栏目,加强理论传播的精准性、互动性和有效性。三是注重理论研究的实践和实效。推动社科研究既站在“山顶”看问题,以全局视角把握方向和规律,又立足“田间”解决实际问题,聚焦制造立市、文旅兴城、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等现实问题,深入开展下沉式调研,着力推出一批接地气的理论成果和智库建议。
注重改革创新,做大主流舆论。一是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坚持在求新中保持定力、在求变中注入活力、在改革中激发动力,积极打造综合数智平台、重构新型媒体矩阵、拓展多元经营模式、变革管理评价体系,着力以未来媒体构建媒体未来,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二是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氛围。进一步完善大宣传工作格局,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围绕宣传贯彻党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全面深化改革、“制造立市、文旅兴城”等开展系列主题宣传,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加强国际传播,着力讲好衡阳高质量发展故事。三是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带头学网、懂网、用网、管网、治网,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深化网络生态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完善舆情风险排查、研判预警、评估报告、会商联动处置、信息归口发布、舆论引导评论等机制,及时有效引导舆论。
立足在地特色,做新文化旅游。一是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制定精品创作规划,紧扣重要时间节点,深挖在地文化资源,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冲击全国、全省“五个一工程”奖。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加强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转化发展。二是强化公共文化供给。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充分用好市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空间。持续开展衡阳马拉松、环城跑等群众赛事,广泛开展“周末剧场”“乡村春晚”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持续做好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实施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计划,用好用活文化经济政策,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消费、新模式。积极融入全省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试验区建设战略布局,做好项目储备,推进数字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
突出价值引领,做优文明培育。一是转变文明创建新思路。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教育引导城乡市民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二是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创新开展“移风易俗‘衡’文明”系列行动,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家风资源和本地的修身齐家故事,大力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倡导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抵制封建迷信、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是构建文明实践新格局。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布局,吸引返乡青年等群体担任文明实践“主理人”,创新方式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内容,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为群众“有事想找、没事想来”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