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许珂 通讯员 唐朝晖)“以前靠山上引的水,下雨就浑,天旱就断,洗个菜都得精打细算。”10月13日,南岳区岳林村村民旷兰花一边拧开自家水龙头,看着清澈水流注入不锈钢盆,一边向记者念叨起过去的日子。如今,这股从龙头里稳稳流出的活水,不仅让她告别了“储水罐满院放”的窘境,更让她经营的农家乐迎来了新转机——旺季时洗菜、洗碗、游客用水全不愁。这源于南岳区今年精准推进的农村安全饮水提质工程。
针对岳林村地处景区深处、原有供水设施简陋的问题,当地投入25万余元启动老塔圯安全饮水维修改造项目:沿着山路铺设新管网,将山涧深处的优质水源引入新建的蓄水池;同时加装增压设备,解决了高处住户水压不足的难题;管网末端还增设了过滤装置,进一步保障水质。工程完工后,不仅覆盖了村里2个村民小组、60余户共200多位村民,景区公共厕所、周边民宿的用水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这份“饮水安全感”,同样送到了祝融峰脚下的红旗小学。曾几何时,这所学校因饮水条件简陋而让师生和家长们忧心忡忡。今年8月,南岳区投入12万元专项经费,为学校量身打造了饮水保障系统——在教学楼顶安装了1套集PP棉过滤、活性炭吸附、RO反渗透净化于一体的水质处理设备,能将自来水净化至直饮标准;在1—6年级每个教室、教师办公室、食堂都加装了取水端口,出水口还能调节温水、热水,适配不同需求。
不只岳林村和红旗小学,今年以来,南岳区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深入开展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精准排查出季节性缺水、管网老化、水质不达标等7个问题。为彻底破解民生难题,全区统筹投入180余万元农村饮水安全专项资金,打出整改“组合拳”:更换及新铺供水管道近18千米,解决部分村组供水不稳问题;新建17座标准化蓄水池与2口抗旱井,显著缓解季节性缺水压力;为脱贫户钻建深井1口。此次整改直接解决90余人季节性缺水问题,提升570余人供水保障水平,累计惠及群众逾5000人。
该局将持续完善监测整改机制,强化工程长效管护与人员队伍建设,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及技术推广,加强水源保护与水池定期消毒清洗,确保到今年年底全区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超91.8%、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率保持100%,让每一位村民、每一名师生都能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