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系统谋划 强化创新驱动奋力谱写衡阳制造强市建设新篇章

坚持系统谋划 强化创新驱动奋力谱写衡阳制造强市建设新篇章

■邹  锟

“十五五”是衡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动能有效接续、产业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十五五”制造强市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创新驱动,注重务实可行,绘制出既立足当前实际又引领长远发展的宏伟蓝图。


坚持系统思维,彰显衡阳产业特色优势


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构建富有衡阳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坚定不移推进“制造立市”战略,以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为目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构建衡阳工业经济增长“第二曲线”。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创新思路和改革办法,着力破解产业结构优化、内生动力提升、创新活力激发、体制机制完善等关键问题。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贯通。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思路,着力推动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稳五进三布二”,持续擦亮核技术应用、先进制造、有色金属等“五张产业名片”。坚持世界级、国家级、省级产业集群系统培育思路,全力推动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跃升。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转型方向,把握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关键着力点,围绕链群提质、项目引领、企业培育、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等重点任务加力用劲,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全力创建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


强化创新驱动,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要立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做好做足创新文章,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明晰新发展思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制造强国”“三高四新”等国、省重大战略内涵,精准研判“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等科技产业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制造业是衡阳立市之本、强市之基的客观事实,将中央精神、国省战略、技术趋势和市情特点系统融合,形成符合衡阳实际的发展规划新思路。突出新战略举措。按照“科技的项目化、项目的成果化、成果的产品化、产品的产业化、产业的链群化、链群的园区化、园区的生态化”路径要求,全面激发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活力,推动衡阳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优化新区域格局。立足全国视野,依托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平台,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产业溢出,精准引进优质项目。立足全省格局,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市际间联动协作,重点推动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现代石化、先进钢铁材料等产业互利共赢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准确把握客观规律。在目标制定过程中,注重求同存异,既体现衡阳产业特色,又紧跟产业发展大势,主动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注重破立并举,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大力培育工业旅游、生产性服务业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梳理全市制造业发展的长板、短板、底板、新板,对影响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剖析,针对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研究挖掘持续促进工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新活力,前瞻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引领性、基础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广泛汇聚众智群力。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拓宽参与渠道,充分吸收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和基层经验,让“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理念贯穿规划编制和实施全过程。

(作者系衡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