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变通途,万名学子走上“平安路”

一条没有配建人行道的路,让出行居民只能与机动车争道。衡南县通过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
菜地变通途,万名学子走上“平安路”

衡阳日报讯 (通讯员 肖喜伟)10月16日傍晚,凉风拂面,衡南县云集联合学校沁园小学五年级学生谷梁缘牵着妈妈的手往家的方向边走边聊。她们的脚下是旺华路新建的人行道,麻石覆面,简洁平整。而在数月以前,她们的脚踏之处还是一片无从下脚的菜地,上学途中只能与汽车、电动车、三轮车擦身而过,让人胆战心惊。

这一切的改变是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的。彼时,衡南县人大常委会将人大代表陈书彪所提的《关于建设完善县城几条人行道的建议》(其中包括旺华路)及对职能部门履职满意度测评为“不满意”的意见移送衡南县人民检察院。

承办检察官与陈书彪现场调研发现,旺华路是双向四车道,水泥路面。其中约800米车道与两旁山体间有2—4米宽的土地,种有油菜之类的农作物,没有配建人行道,也没有照明设施。步行的居民只能选择走机动车道。上下学时,走路的学生更多,路过的车辆也更多。遇到恶劣天气,或者是晚上,光线不好,更容易出安全事故。

“老师教育我们上下学途中要遵守交通规则,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文明安全出行。但这个路段没有人行道,我们只能走在路面上,不然就要绕路,耽误好多时间。”路过的初一年级邹同学告诉承办检察官。

云集联合学校校长刘吉军介绍,附近有一所完全中学、两所小学、两所幼儿园,共计11000名学生,有相当部分需要通过旺华路上下学。

经进一步调查取证后,衡南县人民检察院对衡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于2月28日送达检察建议书,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保障步行人员安全、便利地通过旺华路。衡南县住建局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建设程序。经招标选定施工方、青苗补偿、移除管线后,于6月26日开始进场施工。人行道路面于9月中旬铺设完成,下旬安装路灯,10月15日全线亮灯。

2022年2月,衡南县人民检察院促动县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以决议的形式通过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办法。至今,已从25份代表建议转化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5件,覆盖食品安全、生态资源、交通安全等领域,“人大+检察”守护公共利益的合力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