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卡姆恋歌——万桐书》在衡首演

《木卡姆恋歌——万桐书》在衡首演
非遗艺术与科技融合获满堂彩
木卡姆数字空间设计师夏提古丽与人工智能人物“小艾——艾德莱斯”互动。


衡阳日报讯(文/图  王丹)“让我们的木卡姆向善向美,献上心中最美的声音……”10月18日晚,由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打造的歌剧《木卡姆恋歌——万桐书》在衡阳保利大剧院震撼上演。该剧通过青年视角与前沿科技的创新表达,为衡阳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艺术盛宴,现场掌声如潮,反响热烈。

剧目以民族音乐学家万桐书夫妇抢救、整理木卡姆艺术的真实故事为主线,同时引入木卡姆数字空间设计师夏提古丽与人工智能人物“小艾——艾德莱斯”双线叙事,通过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艺术的深度融合,重构了木卡姆传承的时空场景。

舞台上,万桐书考察队跋涉于天山南北的采风场景,与无人机扫描雪峰的璀璨全息投影巧妙叠印;艾德莱斯绸服饰的流光溢彩与动态投影交织,配合原腔原调的木卡姆演唱,既保留了“歌、舞、乐一体”的非遗精髓,又以现代审美增强了戏剧感染力,令观众沉浸其中。

衡阳首演现场,既有苍劲深邃的木卡姆经典唱段,也有青年演员演绎的奋斗情怀。尤其是刀郎木卡姆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演员们以刚劲有力的动作、富于张力的衣袂挥洒与干净利落的步伐,配合节奏明快的音乐,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市民刘女士赞叹:“没想到非遗艺术能如此年轻化,AI角色的加入不仅不突兀,反而让传承故事更触动人心。”多位年轻观众表示,剧目对万桐书夫妇坚守经历的还原,让人深刻感受到文明守护的重量。

据了解,木卡姆艺术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被誉为“维吾尔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05年,“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成立于1989年,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搜集、整理、研究、传承并将其搬上舞台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此次艺术团赴衡演出,不仅是新疆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实践,也为两地文化交流搭建了情感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