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布局“打基础、利长远”

五维布局“打基础、利长远”

衡阳日报讯(王丹)我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注重打基础、利长远,从规划引领、企业培育、平台建设、制度保障与文化生态五个维度系统布局。

我市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2023年,衡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全省率先获批,得到省领导高度评价,成为全省标杆。从去年开始,我市发展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培育人形机器人产业,首要的也是编制高水平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作为引领,确保发展方向清晰、路径明确。

企业培育成效显著,衡钢产值从2020年88亿元到2024年146亿元;特变电工产业规模从2020年52亿元到2024年141亿元;五矿铜业去年产值达到108亿元,今年将突破140亿元。当前,我市正“一企一策”全力扶持中核二七二、高诺铜业、水口山有色、株冶有色等尽快跻身百亿企业。

平台能级持续提升。我市目前是国家区域重点城市、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相继获评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相继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共争取各类国省平台45个。下阶段,我市将切实挖掘各类国省平台的含金量,使之产生更大的现实推动力和生产力。

制度建设亦是关键一环,在“五好”园区建设中,我市研究出台了《关于创建“五好”园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园区18条”),为衡阳“五好”园区稳健发展提供了长远支撑。202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衡十条”),着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今年9月,衡阳又推出《推进餐饮市场促稳回暖的若干措施》(餐饮“十条”),推动餐饮市场促稳回暖。

此外,船山文化、名山文化、书院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和抗战文化等深厚底蕴,形成了“追求卓越、攻坚克难、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衡阳精神品格,成为激励城市前行的持久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