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谢小青) “开席喽……”10月28日,重阳佳节,衡南县岐山镇泉口村村部前坪,一声熟悉的吆喝点燃了全场的暖意。58张圆桌整齐排开,饭菜热气蒸腾,全村530多位老人齐聚一堂,共赴这场持续了13年的温暖约定。
“第一届才摆了38桌,今年足足58桌!全村几乎家家都参与了。”活动发起人之一的唐林华望着热闹的场景,语气中满是感慨。
13年前,他与哥哥唐林生、表哥王建华——三位在外打拼的“80后”,因心疼村里的留守老人,萌生了请大家吃一顿团圆饭的念头。
这一请,便再未停下。宴席规模逐年扩大,背后的爱心力量也在持续壮大,更由此催生了爱心基金的成立。今年,60岁的老党员王诚福送来了180多斤猪肉;在衡阳经营水果生意的尹勉、尹璐兄妹,清晨驱车送回新鲜水果拼盘;宴席用酒则由唐林华的朋友主动赞助……
越来越多的乡亲被这份坚持感染,或出钱出力,或返乡担任志愿者,这场始于三人善念的活动,如今已成为全村人共同的盛事。
现场歌舞欢腾,红烧肉、衡阳头碗等佳肴香气扑鼻。老人们围坐闲话家常,脸上的皱纹笑成了温暖的花。
“年年就盼着这天,比过年还热闹!”连续参与多届的伍兰英老人笑着说,“不只是为吃饭,更是为了和老伙计们见见面,心里暖和。”
“平时再忙,重阳节这天也必须赶回来。”唐林华一边招呼老人,一边坚定地说。13年来,核心团队的成员们虽分散各地,却总在重阳节如候鸟般准时归巢。
唐林华与伙伴们如往年一般,逐桌向老人们敬酒问候,并为每位老人送上精心准备的保温杯,老人们的笑脸,成了所有付出最珍贵的回报。
“没什么大道理,就是想看到爷爷奶奶们开心,”唐林华说,“只要大家需要,我们就会一直办下去。”
泉口村村支书尹辉表示,举办敬老宴,可以让老人感受到社会关爱,也可以激励所有人将尊老敬老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