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为基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高效办成一件事”超70万件 、全社会降本1.5亿元、为企业授信313.8亿元、受理诉求办结率、 满意率均在98%以上
以法治为基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境)“十四五”以来,衡阳市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为牵引,久久为功、持续发力,通过系列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锚定目标建体系,围绕“全国一流、全省先进、中部标杆”的营商环境目标,出台《衡阳市营商环境创优提质若干举措》,持续“夯实一个基础、集成一批政策、构建一个体系、紧盯一个目标、延续一批品牌”;紧盯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围绕重点产业,先后推出“衡15条”“衡9条”等优惠政策;把300余项重点改革任务纳入“十四五”营商环境施工图,让目标成为可量化、可考核的硬约束。

聚焦痛点推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举措。首创“赋码护企”机制,入企执法先扫码,把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拒之门外,经验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探索“信用+监管”执法新模式,对诚信企业“无事不扰”,对风险企业“靶向抽查”;深度发力依法招投标,在全省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工作中新增三类整治对象,破解突出问题;在“机器管招投标”改革中首创“三色预警”机制,推动合同签订预警系统在全省落地,有效破解标后监管难题。

优化服务提效能,坚决破除隐形壁垒。压缩审批时限,在政务大厅设置“五专”专区,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件量突破70万件,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聚焦企业用地、用电、用气等“七大要素成本”,累计为全社会降低水电气成本1.5亿元;建立全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走访企业33.66万家,为企业授信313.8亿元,让“资金活水”精准滴灌到“毛细血管”。

畅通渠道解民忧。坚持把“话筒”交给企业,在政务大厅设立营商环境“兜底办”平台,受理诉求办结率、满意率均达98%以上;在各类新闻媒体开设“营商环境大家谈”“营商在线”系列专栏,让企业和群众充分表达诉求;持续开展“送解优”行动,建立市县领导联点重点企业机制,1000余名政策专员一线解决企业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