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李境) “嘀!”10月31日下午,中油金鸿天然气输送有限公司湘衡天然气输送分公司调度室,高清大屏突然弹出预警窗:湘潭至衡阳天然气管线石鼓区107国道165号某段出现挖掘机。云台通过识别、研判,属于机械作业,并下发人工介入工单。全过程仅用时45秒。
3个月前,中油金鸿天然气输送有限公司湘衡天然气输送分公司试运行AI防外破监测预警系统。
“这是湖南省油气管道企业首次采用类似系统。”衡阳市能源局一级主任科员曹灵华介绍,这条天然气管线是衡阳“用气生命线”。全线长138公里,自2006年起便承担衡阳市城区居民生活、工业、商业和部分县市区用气输送任务。
“过去,管线守护全靠人工徒步巡查、驾车巡护。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遇上偏远路段或暴雨、深夜等情况,隐患发现常滞后。”中油金鸿天然气输送有限公司湘衡天然气输送分公司调度主任王杨说。
如今,“人追线跑”的被动局面被彻底扭转。依托这套系统,公司巡查人员从22名减少至12名。
102处依托铁塔布设的监测点,将管线各段实时画面清晰传回;918个电子围栏像“隐形防护网”,精准圈定安全范围;后台智能算法24小时“值守”,既通过可见光技术侦测火点火情,又能自动识别机械施工,无需人工盯守就能精准揪出隐患。
王杨评价说,这套系统让管线守护从“人力密集”转向“智慧高效”。
“以前巡线员跑一段要大半天,现在5分钟就能锁定风险!”他指着大屏预警记录说,系统从“被动找隐患”变成“主动发预警”,能从源头避免管线受损停气,管道外防护能力显著提升。
该公司智能运行管理部部长张卫凯现场演示了系统的响应效率:打开手机预警界面,历史报警的截图、视频回放等一目了然。
他进一步介绍,系统已与管理人员、巡查人员手机互联,无需层层汇报。“异常情况出现后,相关人员能第一时间掌握现场动态,及时处理。”
据统计,该系统运行以来,共发出告警217次,其中机械施工187起、烟火侦测(可见光)11起、人员闯入监控11起、车辆密度监控8起,所有告警均在第一时间处置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