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通讯员 杨明涛 蒋境 全媒体记者 周琪)初冬的耒阳,寒意已浓。耒阳市长坪乡的红豆杉迎来盛花期后的“红果季”,圆润饱满的红豆缀满枝梢,在暖阳下泛着莹润光泽。归仁农庄的红豆林里,随着一声清脆铃声响起,一辆满载游客的小火车沿着山间轨道缓缓穿行,奏响了“移动赏冬”的浪漫序曲。眼下,红豆正处于最佳观赏期,这辆穿梭在山林间的小火车,不仅载着游客赴初冬之约,更载着当地村民的致富梦想。
沿着蜿蜒的山间轨道,小火车缓缓前行,小巧车厢、复古车铃自带怀旧滤镜。山腰处,成片的红豆林铺展开来,圆润的红果在暖阳下闪烁,与近处的农庄、远处的田垄相映成趣,风一吹便掀起阵阵“红浪”,随手一拍都是治愈系大片。游客们或坐车赏景、或下车踏入林中打卡拍照,指尖触碰红果的微凉,鼻尖萦绕草木清香,沉浸式感受“红豆生南国”的诗意。
这份美景背后,正是耒阳以豆为媒、以景兴业的致富巧思。耒阳市西南边陲的长坪乡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南方红豆杉的繁衍地和保护基地。多年来全力守护红豆杉等珍稀植物,让绿水青山成为不变的底色。近年来,该乡潭湖村的归仁农庄,更是运用“以生态为基、以红豆为媒”的致富巧思将本地生态优势进行延伸,种植了大片红豆杉林,打造出“珍稀保护+大众观赏”的特色场景。
“以前山里的植物难变现,现在红豆不仅能看,还能变成‘金豆豆’。”农庄负责人介绍,除了打造小火车赏豆的沉浸式体验,农庄还将红豆加工成药酒、晾晒成干货,而且正在计划设计成标本、手串等文创产品。同时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负责红豆种植、山间管理、文创加工及休闲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