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餐桌,让每位老人吃得放心

从田间到餐桌,让每位老人吃得放心
位于雁峰区的长者食堂。


舒适的就餐环境。


■文/图  聂山人

11月19日,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投射在雁峰区“雁农鲜生”长者食堂玻璃窗内,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做着餐前准备。

长者食堂位于广场路与天马山巷交会处。时间还不到11点,住在附近的老人们陆续而来,熟悉的问候声、碗筷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氤氲的饭菜香气中,满是家的温暖。

一碗暖心饭,吃出“家”的味道

“张叔,今天特意给您留了软乎的南瓜粥!”“李阿姨,您爱吃的红烧肉刚出锅。”食堂里,工作人员熟稔地招呼着每一位老人。打饭窗口内,清蒸鱼、时蔬、红烧肉等十多种菜品摆放整齐。

“这儿的饭合胃口,比自己在家做省事多了。”王阿姨边说边找了个空位坐下。邻座的陈爷爷立刻分享起自己刚买的冬衣,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饭吃得格外香。

78岁的独居老人王大爷,儿女常年在外,以前吃饭总是“凑合”。“现在不仅能吃到新鲜饭菜,还能和老邻居聊天,日子热闹多了。”行动不便的刘奶奶,享受着食堂提供的送餐服务:“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将订的两餐准时送到家。”

食堂还根据不同的年龄设置价格:60岁以下15元一餐,60岁至79岁12元一餐,80岁以上10元一餐。更让人暖心的是这里的社交氛围——饭桌上,老人们分享家常;餐后,大家围坐在一起下棋、读报。原本互不相识的邻里,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一套严标准,守护“舌尖”安全

食堂后厨,创办者王芷澄正仔细检查着当天送来的食材。“这批青菜是自家农业基地刚摘的,特别新鲜。”

王芷澄不仅是衡阳市寿岳常青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还是湖南华易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2016年开始,她带领团队开发电商平台,与全市260多家商超合作,创立“雁农鲜生”品牌。

因此,食堂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直供链条,所有食材都可溯源,食品安全有保障。她还自掏腰包,为社区里两位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免费餐食,时常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卫生。

食堂墙面上张贴着食品安全制度,厨师们身着整洁工作服,厨房井然有序。更值得一提的是,食堂建立了老年人代表监督机制。定期会有两位经过培训的老年代表,全程监督食品制作过程。

“从洗菜、切配到烹饪,每个环节都能亲眼看到。”作为监督代表的徐大爷自豪地说,“这样的饭菜,吃着特别踏实。”长者食堂这种开放透明的管理体系,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

黄昏时分,夕阳为食堂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老人们带着满足的笑容陆续离开。工作人员站在门口,与每一位老人道别,叮嘱他们路上小心。这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