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通讯员 旷明珂)“为了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督工作,以前我们到处走村串户在诸多资料账目里寻找问题、挖掘线索,自从‘三资’建模系统试点工作实施后,监督体系更加立体,监督实效取得质的飞跃。”日前,珠晖区酃湖乡纪委负责人谈起该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模式的改变时深有感触。
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家底子”,也是基层监督的重点内容,直接关系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珠晖区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通过大数据科技赋能,形成农村集体“三资”建模工作亮点,构建“纪委监委+农业农村局+乡街+村级”四级联动监督机制。
据悉,珠晖区被确定为衡阳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大数据监督模型唯一试点城区,通过建立大数据模型,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和监督。全区对照农村集体“三资”大数据监督17类问题标准,推动10个乡镇(街道)、75个村(社区)完成“三资”建模全覆盖。累计纳入监督数据21万余条,实现农村集体“三资”风险领域无死角排查。该系统运行以来,已核查处理预警数据1205条,移交问题线索15条。
同时,珠晖区纪委监委坚持办案开路,以办案带动全局,采取“室组企”联合办案、片区协作办案等模式,对群众反映和监督中发现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问题线索严查快办。今年以来,因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相关问题共计追责问责26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人,组织处理13人。
为正本清源打好制度“补丁”,珠晖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剖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条逐项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堵塞漏洞,先后出台《村(社区)财务管理制度》《村级债务化解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6)》《村级债务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精细化、透明化,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三资’建模系统的运行,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与现代科学技术深度融合取得的又一成果。下阶段,我们将以打好三大‘突击战’为抓手,继续创新监督模式,全力守好农村集体‘钱袋子’,夯实乡村振兴‘家底子’。”珠晖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