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入选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服务企业在基层”典型案例
衡阳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入选

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邓小山 通讯员  周炜明)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服务企业在基层”典型案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申报的《“一码当关”,为企业减负》案例成功入选,我市创新推出的企业赋“码”保护机制获得国家级肯定。

针对部分政府职能部门重复、随意、频繁走访企业等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顽疾,我市勇于创新,在全国首创企业赋“码”保护机制,以数字化手段实现一“码”护商惠企。该机制通过政策文件明确适用范围,实行一事一赋授权制、一企一码打卡制、一事一评评价制、诉求超期默认制和赋码保护问责制等五项核心制度,为政府行为戴上“紧箍咒”,为企业发展撑起“保护伞”。

平台运行以来成效显著,累计记录调研检查数据10260次、监管执法4543次、受理诉求服务52条、推送惠企政策94条,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打扰”。这一创新做法受到国家和省级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更赢得了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

此次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既是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持续推进服务企业改革的鞭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企业赋“码”保护机制,为衡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