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办会兴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办会兴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戴新贤

办好旅发大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实践,是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重要举措。衡山县将承办第三届衡阳市旅游发展大会作为全县“一号工程”,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推进,以“办会兴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位推动,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组织体系。成立大会执行委员会,创新设立“一办七组”工作架构,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和专项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清单和具体工作节点,构建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条块结合、高效运转”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以上率下,一线攻坚克难。分管县领导坚持靠前指挥,深入项目现场调研督导,重点解决用地审批、资金保障、征拆安置等瓶颈问题,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在全县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执行效能。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序进度推进。通过强化督导考核,全县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坚持项目为王,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一是精准招商,引进优质市场主体。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题招商,成功引入“衡山渡”文化街区运营商,紫金山“烟寺晚钟”“紫金天境”、九观湖风景区项目吸引多家企业意向投资,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二是突出重点,打造“4+1”核心项目体系。聚焦“精品线路、精彩看点、精致体验”,集中力量推进紫盖峰度假区、虎山福地文化旅游区、黄花公园、紫金山国家4A级景区4个重点观摩项目和“衡山渡”文化街区厨神汇主会场建设,形成“4+1”核心项目格局。三是强化协同,形成项目建设合力。实施“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建立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项目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建立“部门+乡镇+企业”协同推进机制,各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做好要素保障,推动项目高质高效建设。

坚持精心策划,打造具有衡山特色的文旅盛会。一是系统谋划,构建活动科学体系。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形成“8+4+N”总体活动方案,成功举办湖南省太极拳公开赛、紫盖峰自行车爬坡挑战赛、红脆桃采摘季、衡山县第五届水果采摘季暨永和文旅推介等预热活动,点燃了全民参与热情。二是创新形式,提升活动内涵品质。开幕式采用行进式实景演出形式,以衡山自然山水为背景,融入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等元素,沉浸式展示衡山独特魅力。厨神汇活动创新设置主会场和分会场,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多会场联动,增强游客互动体验。三是多维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通过征集大会主题口号和旅游形象标识、开设专题专栏、全媒体传播等方式,构建多维度宣传矩阵,全面提升衡山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坚持长远发展,布局文旅产业“后半篇文章”。一是做强民宿产业,打造高端宿集目的地。制定民宿产业发展规划,以紫盖峰片区为核心,推进标杆项目建设,打造高端民宿集群。创新“民宿+村落”发展模式,形成“朝圣在南岳,度假在衡山”的互补格局。二是发挥康养优势,培育“寿岳福地”品牌。依托生态资源和中医药产业基础,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模式,布局养老民宿、药膳食疗基地,开发康养产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康养品牌。三是推动体旅融合,建设九观湖运动基地。以九观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载体,大力发展体育休闲项目,举办品牌赛事,布局多元业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深度融合,打造区域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作者系衡阳市政协副主席、衡山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