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摊”摆出“大格局”

“小地摊”摆出“大格局”

■魏  姗

“这是摆地摊的最高境界啊,都直接摆到市政府来了!”11月22日上午,衡阳市政府会议中心外厅摆起“7”字形摊位,湘西永顺县的农特产品在这里开卖,短短几小时销售额就达7300多元(相关报道详见本报11月24日第二版)。

网友的这句调侃话,却道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

表面看,不过是普通的农产品展销;细品来,这“小地摊”背后,是衡阳对口帮扶永顺的大格局、真诚意、巧努力。

地摊虽小,舞台却大。

这个经市领导专门协调搭建的展销平台,打破了行政空间与民生场景的边界,向全社会传递出鲜明信号:对口帮扶从不是空洞口号,而是实打实的行动自觉。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自2021年衡永结对以来,两地秉持“一家亲”理念深耕协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100余万元,实施213个帮扶项目,助销农产品1.3亿元,构建起涵盖产业协作、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等多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体系。

如今市政府大院里摆起永顺特产摊,既是敞开大门助农的姿态,也是凝聚社会力量的引领。

正如衡阳市民刘建群所言,既买到外地特产,又帮到了永顺乡亲,一举两得。这种行政推动与市民参与的同频共振,让帮扶从“政府独奏”变为“全民合唱”,撑起了全社会共促发展的大格局。

这“最高境界”,体现的是“精准可持续”的帮扶诚意。

对口帮扶,贵在精准滴灌,难在久久为功。衡阳工作组的亮眼之处,在于敏锐捕捉到“周末惠民剧场”的稳定流量,将每周600名观剧群众转化为农特产品的优质潜在客户。这种帮扶跳出了“资金输血”的传统模式,通过搭建直面市场的平台,让永顺特产凭品质说话、靠口碑立足。

(下转第二版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