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三新”城市,衡阳何以脱颖而出

千年文脉的浸润、产业升级的脉动、交通枢纽的辐射与优质环境的护航
消费“三新”城市,衡阳何以脱颖而出
南岳里庙会街区。


■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境  通讯员  李建桦

近日,国家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公示名单公布,衡阳在列。

衡阳何以在全国竞争中脱颖而出?答案藏在千年文脉的浸润里、产业升级的脉动中、交通枢纽的辐射力与优质环境的护航下,四大核心优势与多项消费荣誉叠加赋能,为“三新”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四大优势奠定消费“三新”根基


文化底蕴是灵魂所在。南岳衡山“五岳独秀”,南岳大庙被誉为“江南故宫”,千年香火守护湖湘文脉;石鼓书院位列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湖湘文化重要源头;蔡伦故里传承造纸术文明,祝融探火精神从远古传说延伸至航天壮举。依托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打造的祝融探火太空体验馆、青春东洲岛等沉浸式项目,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实现了文化资源向消费价值高效转化。

产业基础是硬核支撑。作为老工业基地,衡阳拥有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世界级产业集群,盐卤化工、智能衡器等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全国唯一的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蓬勃发展,连续四年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33家国家级、省级“老字号”与费大厨辣椒炒肉等本土餐饮品牌相得益彰,多款经典湘菜成为北上广深湘菜馆“点单标配”,为消费供给提供多元选择。

交通区位是关键纽带。“8高速+9铁路”立体交通网四通八达,南岳机场通达24个国内城市,5座高铁站串联起湘南、粤北、桂东、赣西3800万人口大市场。作为湖南唯一集齐六大国家级开放平台的城市,衡阳跨境电商年均增速超200%,中欧(中亚)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畅通无阻,“全球买、全球卖”格局加速形成。

政策环境是重要保障。衡阳首创“赋码护企”机制入选全国改革案例,营商环境位列全国第29位。消费领域荣誉硕果累累:2024年跻身全国“夜经济繁荣度百强城市”,南岳古镇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8家单位获评省级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蒸湘万达、弘阳广场获评国家级绿色商场,6家商场获评省级绿色商场;南岳祝融小镇文化艺术商业街为省级示范步行街,南华里特色街区被推荐为全国示范商圈;建湘工业文化街区斩获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等多项荣誉,古汉中医药智能制造观光工业旅游项目入选“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

此外,衡阳还拥有“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张城市名片,宜居指数排名全国第32位。累计发放消费补贴4.04亿元,1960家放心消费单位遍布城乡,202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百城满意度测评中排名跃升11位,南岳区斩获湖南省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全省第一。


创新实践持续发力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衡阳在消费“三新”领域实打实的创新实践。

场景革新激活消费载体。青春东洲岛的数字船山书院运用AR、VR、AI技术,打破传统静态展陈;建湘工业文化街区通过“老厂房+新业态”转型,获评柏林设计奖,成为年接待超130万人次的全国工业旅游目的地,荣获国家级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

夜间经济多点开花。南华里特色街区打造六大夜间消费功能,2024年带动蒸湘区社零总额达230.5亿元;市府路商圈日均人流量4万人次,南岳古镇2024年夜间消费额同比增长61%,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2天延长至2.5天。

业态融合催生消费热点。湖南首家杉杉奥特莱斯广场开业两天客流42万人次、销售额超5572万元;邓紫棋、薛之谦等大型演唱会接连落地,“湘超”联赛创新“门票+景区+商户”模式,单场带动综合消费超1亿元。

IP跨界与数字赋能成效显著。南岳寿文化、蔡伦IP衍生产品成热门伴手礼,非遗IP跨界破圈发展,“周末不忙·来趟衡阳”话题全网播放量超60亿次。衡阳5G基站突破1.3万个,“AI游衡阳”用户超500万,跨境电商构建48小时送达消费闭环。

系列举措推动衡阳消费市场持续升温。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破2100亿元,达2100.51亿元,6.9%的增速稳居全省第一;2025年春节假期湖南十大热门商圈中衡阳独占四席,“双节”期间核心消费数据均居全省第一梯队,南岳衡山稳居全国5A级景区游客量前十。

未来,衡阳将聚焦首发经济、场景创新、IP赋能三大核心方向,打造5个以上首发经济集聚区,招引10家以上高能级首店;升级“数字雁城”生态,培育更多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开发100款以上特色IP产品,让“老牌新品”“国货潮品”成为消费热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专业人才引育与要素保障,力争“十五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速均达6%以上,让消费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