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扬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今年以来,全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必须以铁的纪律保障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严格干部标准,夯实作风建设基底
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加强纪律建设,首先要从选人用人抓起。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就明确提出了选拔干部的四条标准:忠于党的事业、密切联系群众、能独立负责、严守党的纪律,并强调政治与能力“两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确立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根本原则。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干部标准与纪律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政治过硬是纪律严明的前提,品德高尚是作风优良的保障。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将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制度化、具体化。这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传承,更是对现实挑战的回应。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只有选拔出政治坚定、清正廉洁、敢于担当的干部,才能形成以上率下、令行禁止的良好政治生态。
与此同时,干部政策还应注重“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的方法论,推动培养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努力建设一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筑牢作风建设的坚实基底。
抓住“关键少数”,强化作风标杆引领
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党的看法。
纪律建设必须从领导干部严起。通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一体推进学、查、改,动真碰硬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氛围更加浓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
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绷紧纪律之弦,自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唯有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自觉,带头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才能以上率下、层层带动,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全党的日常习惯和行为自觉。
坚持严的基调,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形成遵规守纪的习惯只是基础,要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历史经验表明,纪律松弛则风气败坏,纪律严明则政通人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作风问题与纪律执行紧密相连,任何作风上的松动,背后往往是纪律的松弛。因此,必须把严的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抓好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作风问题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常抓不懈,防止反弹回潮。这要求我们像防止疾病复发一样,时刻警惕、彻底根除病原体。新时代新征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而这一切,离不开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深刻的思想洗礼,更是持续行动的号令。我们要汲取打持久战的历史智慧,以“永远吹冲锋号”的姿态,把纪律挺在前面,让优良作风成为党的鲜明标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