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红色基因 赋能时代征程

激活红色基因 赋能时代征程

■曾宝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衡阳作为革命热土,须立足丰厚红色资源,通过精准定位历史本源、系统构建理论支撑、创新转化路径,激活红色基因,充分释放其时代价值,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锚定坐标固根基,厘清衡阳红色基因本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反复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指引我们要精准把握发生在衡阳大地上的党的百年奋斗史的历史脉络,从根源上厘清、纯化红色基因的历史根源与精神内核,在前进的道路上确保牢记初心使命,不迷失方向。

铭刻于湘南学联的启蒙星火、水口山工运的惊雷呐喊、岳北农运的燎原之势、湘南起义的铿锵足迹,清晰回答了“红色基因在衡阳何处孕育、以何形态存在”的根本问题。其生成逻辑深深植根于近代衡阳的工业基础与阶级觉醒、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以及不同革命阶段血与火的实践锻造。夏明翰“砍头不要紧”的绝笔、蒋先云“党籍不可牺牲”的抉择、“水口山工人歌谣”的传唱与当代“衡阳群众”精神的弘扬,都携带着跨越时空、内核相同的基因编码,建立着与普罗大众的血肉联系。

唯有通过系统性、实证性的梳理工作,才能构建起坚实可靠的衡阳红色基因数据库和历史证据链,同时避免红色资源研究的碎片化与利用的浅表化,确保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永续发展。

淬炼价值铸魂魄,彰显红色基因时代光芒。激活红色基因,需要对其进行系统性调查和提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统筹研究力量,强化研究规划,积极开展革命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我们要协同推进核心要素归纳,整合高校、党史研究室及文博机构力量,对散见于报刊、回忆录、地方志中的革命史料进行全面普查与数字化建档,将革命人物的典型文本和言行进行语境还原与语义分析,归纳出贯穿其中的牺牲精神、忠诚品格与人民立场等核心要素。

要系统构建理论阐释体系。使其既忠于历史原貌,又具备当代教化功能,为传承弘扬奠定坚实的学理基础。将散落资源转化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筑牢历史记忆的思想武器,为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信念、汲取奋进力量提供源头活水,彰显红色基因历久弥新的时代光芒。

贯通路径强赋能,变精神财富为发展动能。红色基因并非静止的历史遗产,而是激励前行、攻坚克难的活力源泉。要将其蕴含的坚定信念和为民情怀融入时代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真正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深耕教育铸魂。将湘南学联初心、水口山斗争、夏明翰信仰等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依托各级党校开展“红色基因与新时代担当”专题培训,开展沉浸式教学,砥砺党性。

融合文旅兴业。依托红色资源与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打造“初心溯源”“热血丰碑”“星火燎原”等精品旅游线路,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引领风尚润城。将红色基因中的奉献、担当融入“衡阳群众”志愿服务,拓展服务,擦亮文明名片,涵养清风正气的城市精神。

服务大局聚力。弘扬水口山工人坚韧的开拓精神,激励党员干部在“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建设中担当作为、奋勇争先。

衡阳的红色基因,是历史的馈赠,更是未来的钥匙。遵循“锚定坐标固根基、淬炼价值铸魂魄、贯通路径强赋能”的实践逻辑,衡阳定能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崇高精神“立”起来、让宝贵财富“燃”起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衡阳新篇章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和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耒阳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