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破解秸秆难题

南岳区南岳镇:
疏堵结合破解秸秆难题

衡阳日报讯(通讯员  贺叶  全媒体记者  莫雄飞)金秋时节的南岳区南岳镇荆田村,稻田里的收割粉碎一体机往来作业,细碎秸秆撒落田埂后化作滋养土地的“天然肥料”。这一幕,正是该镇以“疏堵结合、以用促禁”原则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鲜活注脚;昔日困扰农户的“田间废弃物”,如今蜕变为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宝贝”,为守护蓝天白云、建设绿色家园注入强劲动能。

南岳镇以“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构建宣传矩阵,推动秸秆禁烧政策入脑入心。线上矩阵织密“智慧监控网”,依托“中国铁塔”平台对重点区域实时监控,安排专人值守实现“上下互动、实时监控”,确保辖区秸秆禁烧全方位、无死角;线下宣传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张贴秸秆禁烧明白卡、发放《秸秆禁烧倡议书》《秸秆禁烧宣传册》等、召开屋场恳谈会等接地气方式,面对面推送政策解读。“起初部分村民因焚烧秸秆省事存在抵触情绪,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讲政策、算效益,如今村民已主动摒弃陋习,积极配合政策落实。”荆田村党支部书记樊艳勇介绍道。

为筑牢秸秆禁烧防线,该镇构建“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宣传与管控责任细化到每个网格,形成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网格员每日下沉田间地头,常态化开展巡查,督促农户及时清理秸秆,确保不出现露天焚烧现象。同时,分管环保的领导牵头,联合多部门组成巡查小组,实现全天候禁烧、全覆盖监管。此外,出台《南岳镇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文件,对秸秆焚烧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以刚性约束筑牢生态底线。

“秸秆不是废物,关键在于找对利用路径。”该镇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目标,以科技赋能推动秸秆“就地消化、循环增值”。通过引入大型秸秆粉碎设备,粉碎后的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既能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每亩还相当于增施数十斤有机肥。现场的农业技术人员算了一笔“生态账”:“这不仅帮农户节约了肥料成本,更从源头上减少了焚烧污染,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如今,随着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推进,这片土地正以更绿的生态底色、更优的发展质效,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